• bān
  • mén
  • di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ān mén diào fǔ

成语解释:班: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调:耍弄。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成语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庸碌小巫,怎敢在班门调斧,然老先生台命殷殷,又不敢违,却将奈何?”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表示能力不如人

繁体字形:班门调斧

英文翻译:Adjust the axe in the class

班门调斧的意思

班:1.为了工作或学习等目的而编成的组织:大班。作业班。进修班。2.指一天之内的一段工作时间:上班。晚班儿。值班。日夜三班。3.军队编制的基层单位,隶属于排。4.旧指戏班,也用于剧团的名称:班规。搭班。三庆班。5.a)用于人群:这班姑娘真有干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你搭下一班飞机走吧。公共汽车每隔四分钟就有一班。6.按排定的时间开行的:班车。班机。7.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8.姓。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调:[diào]1.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2.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3.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4.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5.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6.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7.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8.调动:岗位调整。9.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10.调查:调研。内查外调。11.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12.调换:调座位。[tiáo]1.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2.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3.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4.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5.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6.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7.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zhōu]朝,早晨:《广韵·平尤》:“调,朝也。”

斧:1.斧子:板斧。2.古代一种兵器:斧钺。

成语评论

哎呦,最近看到个小年轻在书法展上对着大师的作品指指点点,说他能写得更好。这不就是典型的“班门弄斧”吗?说白了,跑到行家地盘显摆本事,就像拿着螺丝刀去修火箭发动机——方向错了还特尴尬。

等等,为啥这种行为会被笑话呢?其实啊,重点不在“显摆”本身,而是缺乏对专业领域的敬畏心。好比有人非要在米其林厨师面前教煎鸡蛋,还说自己火候掌握得更好。你品,你细品,这画面是不是自带喜剧效果?

不过话说回来,班门弄斧就一定是坏事吗?我倒是觉得分场合看动机。要是抱着学习心态去请教,说不定还能得到高人指点呢!记得之前有个程序员在技术论坛发自己写的代码,结果被大佬指出一堆漏洞。虽然场面有点社死,但人家最后进步飞快啊!

这里插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短视频平台经常能看到素人挑战专业领域。比如普通人在京剧名家视频下翻跟头,评论区反而会出现“勇气可嘉”的鼓励声。这算不算新时代的班门弄斧?要我说啊,关键看当事人态度。要是虚心求教就是良性互动,要是硬杠就真成笑话了。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我家楼下王大爷,退休木匠非要去家具城教人怎么锯木头。结果被年轻店员用激光切割机秒杀,最后自己挠着头说:“现在的科技真是了不得!”你看,只要不端着架子,班门弄斧也能变成跨代交流的好机会。

说到底,这个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挺实在的:既要保持谦逊的学习姿态,也别被“权威”二字吓破胆。就像学做菜,虽然不能跑到五星级酒店后厨指手画脚,但在家试着复刻名菜时,该放多少盐还是得自己尝了算对不?生活嘛,本来就是边碰钉子边长本事的修炼场。

"班门调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