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ò
  • běn
  • qi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uò běn qiáng mò

成语解释: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 洪仁玕《资政新篇》:“倘有结盟联党之事,是下有自固之术,私有倚倚之端,外为假公济私之举,内藏弱本强末之弊。”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弱本強末

英文翻译:Weak foundation strong end

弱本强末的意思

弱:1.气力小;势力差(跟“强”相对):软弱。衰弱。他年纪虽老,干活并不弱。2.年幼:老弱。3.差;不如:他的本领不弱于那些人。4.丧失(指人死):又弱一个。5.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少于此数(跟“强”相对):三分之二弱。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末:1.东西的梢;尽头:末梢。秋毫之末。2.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跟“本”相对):本末倒置。舍本逐末。3.最后;终了;末尾:春末。明末。末班车。上世纪末。4.末子:锯末。茶叶末儿。把药研成末儿。5.姓。6.戏曲角色行当,扮演中年男子,京剧归入老生一类。

成语评论

弱本强末”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描述的是事物根基不稳却过度追求表面繁荣的现象。咱们来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为了在公司年会上给领导留下好印象,花半个月工资买了名牌西装,却忘记准备述职报告的核心数据——这不正是把面子工程看得比实际能力更重要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总有人犯这种错误呢?”这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有关。就像网红奶茶店把80%预算投入广告宣传,结果吸管插进杯子的瞬间纸杯就漏了——追求短期爆红反而动摇了产品根基。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对“见效速度”的过度追捧。

换个角度看教育领域:某重点中学把所有资源倾斜给学科竞赛队,普通班级却连投影仪都经常故障。三年后发现,竞赛获奖数量确实翻倍,但整体升学率反而下滑。这种发展模式就像只给树梢施肥却不管树根,终将影响整棵树的生长。

个人认为这种现象的破解之道在于“价值再校准”。就像装修房子时,与其跟风做奢华电视墙,不如先确保水电线路的安全可靠。工作中与其盲目追求KPI数字,不如夯实专业基本功。毕竟,真正的竞争力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

下次看到朋友圈里晒加班照的同事,或许可以多问一句:这些忙碌是否真正转化成了业务能力?当我们在各个领域都能守住“强本固元”的底线,那些华而不实的表面功夫自然会失去生存空间。这才是持续发展的智慧所在。

"弱本强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