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ng zhī ruò běn
成语解释:喻地方势力强于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
成语出处:明·李贽《史纲评要·唐玄宗》:“强枝弱本,千古同患。同姓犹然,况犬羊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局势等
繁体字形:強枝弱本
英文翻译:Strong and weak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枝:[zhī]1.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2.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3.古同“支”,支持,分支。[qí]古同“歧”,岔。
弱:1.气力小;势力差(跟“强”相对):软弱。衰弱。他年纪虽老,干活并不弱。2.年幼:老弱。3.差;不如:他的本领不弱于那些人。4.丧失(指人死):又弱一个。5.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少于此数(跟“强”相对):三分之二弱。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生活中常遇到一种现象:有人拼命装饰房间的吊灯,却任由地基悄悄开裂。这种“强枝弱本”的场景,你见过吗?比如某公司员工花三个月学习PPT动画特效,但对业务逻辑一知半解。当领导问起项目核心数据时,他只能尴尬地展示酷炫的转场效果。问题出在哪儿?关键在于忽视了“本”才是支撑“枝”的基础。
教育领域同样存在类似情况。有位家长给孩子报满编程、钢琴等兴趣班,但孩子连系鞋带都要依赖保姆。这让我想起邻居家的盆栽——枝叶修剪得精致漂亮,根系却因长期缺水而枯萎。为什么我们容易在表面上用力过猛?或许快速可见的成果更能带来即时满足感,而根基建设往往需要静水流深的坚持。
有个有趣的反例值得思考。老家菜市场卖豆腐的老张,坚持用传统工艺慢工出细活。当其他摊主忙着设计二维码和促销广告时,他靠着二十年不变的好味道留住顾客。这印证了我的观察:真正持久的竞争力,往往藏在那些看不见的“笨功夫”里。就像毛竹前四年只长3厘米,第五年却能每天蹿高30厘米。
技术行业有个说法特别贴切——“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有位程序员朋友曾连续加班优化界面加载速度,后来发现用户流失的主因竟是注册流程太复杂。这件事让我明白:找准核心问题就像解开缠在一起的耳机线,盲目拉扯只会让死结更紧。
看待“强枝弱本”现象,不妨保持建设性态度。最近注意到健身房新趋势:越来越多人在撸铁区旁边增设了体态评估区。这种从“拼命练”到“先诊断”的转变,正是把关注点从表象转向本质的积极尝试。或许当我们学会用园丁思维培育事物,自然会更关注土壤养分而非单纯修剪枝叶。
有个细节常被忽略:强枝弱本的本质是价值判断偏差。就像选择手机时,有人会为摄像头像素多花两千块,却不在意电池的实际续航能力。这种选择本身没有对错,但提醒我们要定期检查自己的“价值天平”是否失衡。毕竟,参天大树的美,从来不只是叶片的数量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