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g
  • sh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áng zì qǔ shé

成语解释:见“强自取柱”。

成语出处:《大戴礼记·劝学》:“强自取折,柔自取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強自取摺

英文翻译:To take advantage of oneself

强自取折的意思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折:[shé]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亏损:折本儿。折耗。3.姓。[zhé]1.断;弄断:骨折。把树枝折断了。2.损失:损兵折将。3.弯;弯曲:曲折。百折不挠。4.回转;转变方向:转折。刚走出大门又折了回来。5.折服:心折。6.折合;抵换:折价。折账。折变。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折。打九折。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叠: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装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儿。[zhē]1.翻转:折跟头。2.倒(dào)过来倒过去:水太热,用两个碗折一折就凉了。

成语评论

强自取折”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换个角度想想,生活中类似的场景其实不少。比如有人为了减肥,突然每天只吃一顿饭,结果饿得头晕眼花,反而代谢紊乱胖得更快——这不就是“强行用极端方法,结果适得其反”吗?

为什么人们总在“强自取折”?有个有趣的现象:当焦虑感袭来时,我们常会像拧螺丝一样拼命给自己加压。就像那位连夜赶方案的白领,连续三天只睡四小时,最后PPT里全是错别字。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过度紧绷的状态让判断力打了折扣。

最近看到个案例特别典型:某初创团队为了赶产品上线,全员007工作制。结果主程序员突发耳鸣住院,项目反而延期两个月。创始人后来反思:“当时觉得拼就能赢,却忘了弹簧压太紧会断。”这种“用力过猛反伤己”的情形,正是成语的现代演绎。

有个观察挺有意思:那些总说“再熬一熬就好了”的人,往往最先被压垮。就像我邻居家高中生,每天刷题到凌晨两点,结果大考前重感冒。他妈妈感叹:“早知道该让孩子中间歇口气。”有时候退半步的智慧,比蒙眼前冲更需要勇气。

怎么避免掉进这个陷阱呢?我试过个小诀窍:做重大决定前先问自己“这事三年后还重要吗?”去年朋友硬要贷款买学区房,我用这个问题点醒他。现在他改租房住学校旁边,每天多出两小时陪孩子写作业,亲子关系反而更好了。

说到底,“强自取折”提醒我们留意事物的临界点。就像健身教练常说的:“肌肉是在休息时生长的。”给自己留点弹性空间,或许能找到比硬扛更聪明的解法。毕竟生活不是短跑冲刺,懂得调节节奏的人,往往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