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g
  • zh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áng zì qǔ zhù

成语解释:谓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強自取柱

英文翻译:Take advantage of oneself

强自取柱的意思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柱:1.柱子,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用木、石或钢筋混凝土制成。2.像柱子的东西:冰柱。水柱。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听过“强自取柱”这个成语?它出自《荀子·劝学》,原句是“强自取柱,柔自取束”,字面意思是:太刚硬的东西容易折断,太柔软的东西容易被束缚。这时候你可能想问:为什么刚强反而成了缺点?难道做人不需要坚持原则吗?

举个例子:小区里两位邻居因为停车位起了争执。张叔坚持认为车位是公共区域,谁先到谁停,每次都要据理力争;李婶则总想着“和气生财”,哪怕自己吃亏也不愿多说。结果张叔虽然占到了车位,却被邻居们私下议论“得理不饶人”,而李婶的忍让反而让其他车主得寸进尺。你看,过分刚强或过度软弱,都会让人陷入困境。

那么核心问题来了:如何在坚持与妥协之间找到平衡?其实荀子早就给出答案——关键在于“适度”。就像竹子既有挺拔的枝干,又有随风摆动的柔韧。工作中遇到意见冲突时,既要守住核心目标,也要懂得用更灵活的方式沟通。比如同事的方案有明显漏洞,与其直接否定,不如说:“这个思路很有趣,如果再加上风险预案会不会更完善?”

我观察到现代职场有个有趣现象:那些晋升最快的人,往往既不是最固执的“硬骨头”,也不是毫无主见的“软柿子”。他们就像智能导航系统,遇到障碍物会自动调整路线,但始终朝着目的地前进。这种“柔中带刚”的智慧,或许正是“强不自取柱”的现代演绎。

生活中这种智慧同样适用。家长教育孩子时,既不能一味高压管制,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就像栽培盆景,既要用铁丝固定造型,又要定期松绑避免勒伤枝干。真正的坚持,从来不是咬牙切齿的对抗,而是带着觉察的调整——这或许才是古人想传达的深层智慧。

下次遇到需要坚持原则的情况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此刻的强硬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维护面子的借口?就像跳交际舞,既要跟上节奏,也要保持自己的步调,最重要的是,别踩到对方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