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āng fēng bǐng zhú
成语解释:秉:举着。迎着风举着蜡烛。比喻身陷危险境地。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勘金环》第三折:“我性命恰便似当风秉烛,恰便似水不浮沤。”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情况危急
繁体字形:當風秉燭
英文翻译:Hold the candle in the wind
当:[dāng]1.担任:他当组长。2.承担:敢作敢当。3.主持:当家。4.相称:旗鼓相当(比喻实力相等)。5.应该:理当如此。6.介词。1.组成时间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当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组成处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当众出丑。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7.阻挡:人民军队,锐不可当。8.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丁丁当当。9.抵得上;等于:一以当十。[dàng]1.合适:处理得当。3.以为:我当你走了。4.当作:别把我当客人看待。5.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当年。6.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把金表拿去当了。7.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赎当。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秉:1.拿着;握着:秉笔。秉烛。2.掌握;主持:秉政。3.古代容量单位,合16斛。4.姓。
烛:1.蜡烛:火烛。花烛。2.照亮;照见:火光烛天。洞烛其奸。3.俗称灯泡的瓦数为烛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的灯泡。
哎哟喂,当风秉烛这个成语可真是自带画面感!说白了就是形容处境危险得像在风口举着蜡烛,稍微一阵风过来就完犊子。举个栗子:老张创业时孤注一掷把所有积蓄投进共享单车项目,结果行业大洗牌,这可不就是当风秉烛嘛。
这时候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这成语只能用在商业场景吗?" 嘿您别说,我邻居王大妈最近就闹了个笑话。她非要在台风天去菜场抢打折鸡蛋,左手雨伞右手塑料袋,那摇摇晃晃的样子活脱脱就是当风秉烛的现实版!
其实这个成语的核心问题在于:为什么古人要用这么诗意的画面表达危险?要我说啊,这恰恰体现了咱们老祖宗的智慧——用日常可见的场景传递深刻道理。就像现在年轻人说的"在雷区蹦迪",不也是异曲同工么?
不过咱得唠句实在话,生活中当风秉烛的情况未必全是坏事。去年我表弟拿着全部奖学金炒股,当时全家都说他疯了。结果这小子愣是靠着这波操作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你说这算不算风险与机遇并存?
讲真,现在有些专家总爱唱衰年轻人冒险精神。依我看呐,关键是要学会评估风险系数。就像端着蜡烛找风口,你要是提前备好防风罩,说不定还能整出个新发明呢!这道理套用在职场晋升、投资理财上,不也挺合适?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遇到当风秉烛的处境时,不妨学学冲浪高手。人家在浪尖上跳舞,靠的可不是莽劲儿,而是对风向浪高的精准判断。说到底,生活这场大戏里,咱们都是举着蜡烛追光的勇者,您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