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īn
  • bīn
  • wén
  • z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īn bīn wén zhì

成语解释: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知本末,重纲常,彬彬文质好行藏。”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男性

繁体字形:彬彬文質

英文翻译:The quality of Binbin

彬彬文质的意思

彬:1.文雅的样子:彬有礼。文质彬。2.姓。

彬:1.文雅的样子:彬有礼。文质彬。2.姓。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质:1.事物的根本特性:本质。变质。2.哲学范畴。指一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3.质料,构成事物的材料:铁质。流质。4.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优质钢。按质论价。保质保量。5.朴实:质朴。6.询问;责问:质疑。质问。7.抵押;抵押品:质押。人质。8.古又同“”。9.古又同“”。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彬彬文质”这个成语,你别说,听起来就挺有文化范儿的!但到底啥意思呢?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一个人既有文采又懂礼貌,内外兼修的那种气质。比如古代文人摇着折扇吟诗作对,举止斯文又不失风度,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成语和‘文质彬彬’是不是一个意思?”嘿,问到点子上了!其实这两个词确实像亲兄弟,核心都是夸人“表里如一”。不过“彬彬文质”更偏重强调“文”和“质”的平衡,就像做菜讲究火候——太文绉绉容易显得装,太朴实又少了点韵味,得刚刚好才行!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比如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王,开会时既能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又懂得给同事留发言机会,这种既专业又谦和的状态,用“彬彬文质”形容再合适不过。反过来想,如果一个人满口之乎者也却对服务员翻白眼,那可就离这个成语十万八千里喽!

话说回来,现代社会讲究效率至上,这种传统气质还吃香吗?依我看啊,越是快节奏的时代,这种温润如玉的特质反而越珍贵。就像手机壳再花哨,最终还得靠手机性能撑腰——彬彬文质的人,骨子里的修养就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插句大实话:咱们普通人也不必追求完美人设。关键是把“文”和“质”当成成长方向,比如多读两本书提升内涵,同时记得对快递小哥说声谢谢。这两件事做到位了,嘿,您离彬彬文质可不就越来越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