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ú fù xū míng

成语解释:见“徒有虚名”。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我知道赵伯韬肯放款子,就可惜我这‘红头火柴’徒负虚名,和这位财神爷竟没有半面之交!”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只有名声

繁体字形:徒負虚名

英文翻译:enjoy an undeserved reputation

徒负虚名的意思

徒:1.步行:徒步。徒涉。2.空:徒手。3.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4.只;仅仅:家徒四壁。5.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7.人(多指坏人):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徒刑。

负:1.背(bēi):负荆。负重。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4.遭受:负伤。负屈。5.享有:久负盛名。6.亏欠;拖欠:负债。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10.姓。

虚:1.空;空虚:弹不虚发。乘虚而入。2.不符合真实情况:弄虚作假。3.不自满:谦虚。4.害怕;勇气不足:心虚。胆虚。5.副词。白白地:虚度。6.虚弱:气虚。体虚。7.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虚。8.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成语评论

徒负虚名”这个词,乍一听有点抽象,但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比如一家网红餐厅,装修精美、排队爆满,但食物味道却让人大失所望——这就是典型的“徒负虚名”。人们冲着名气去消费,结果发现实际体验和宣传差距太大。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总有人或事物“名不副实”?

答案可能藏在“快节奏”的社会惯性里。比如某些行业为了快速吸引眼球,会优先包装外在形象,而忽略内在质量的打磨。比如短视频平台上突然爆红的“知识博主”,讲起道理头头是道,但被问到专业细节却支支吾吾。这种“名气”像泡沫,一戳就破。但换个角度看,这种现象也提醒我们:评判一个人或事物,不能只看标签,更要看实际价值。

再举个职场例子。有人顶着“总监”“专家”的头衔,但团队协作时漏洞百出,遇到问题就推卸责任。这时候大家难免嘀咕:“这职位是凭实力拿的吗?”其实,头衔和能力的错位背后,可能是选拔机制的不完善,或是个人在晋升后停止了成长。这也引出一个关键点:名声需要持续的能力来支撑,否则就像没有地基的高楼,迟早会倒塌。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普通人如何避免自己“徒负虚名”?我的看法是,与其焦虑名气和实力的匹配度,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能控制的事情”上。比如学生阶段扎实学习而非追求“学霸”人设,职场中专注解决问题而非炫耀头衔。与其担心被贴上“虚名”标签,不如用行动重新定义自己。毕竟,时间是最好的裁判——真正的价值终会被看见。

有趣的是,“徒负虚名”有时反而是个转折点。比如某位演员因一部烂片被群嘲,但后来通过默默打磨演技逆风翻盘。这说明,名声可以重建,但前提是承认不足并付出行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当过“徒负虚名”的当事人或旁观者,但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保持清醒:名声是别人给的,实力才是自己挣的。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分辨“实”与“虚”的成本越来越高。但这也让“踏实做事”变成了一种稀缺品质。与其追逐转瞬即逝的虚名,不如像老话说的那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毕竟,真正的认可,往往来得慢,但留得久。

徒负虚名的造句

  1. 造句 传闻那虞公神通广大,却不能避免此灾,想来是徒负虚名。
  2. 造句 整整三天,直到此刻才见大河,真不知是我秦某无能还是这万疆铁骑徒负虚名!
  3. 造句 亡灵剑却差一点破掉火霓指,弄丢一根手指头,这使少年人平生第一次有了惊惧的感觉,也惕凛异常深感这些老魔老怪的确不是徒负虚名。
  4. 造句 众人被搅得眼花缭乱,无不佩服,此等精妙招数平日几不可见,今日有幸大饱眼福,皆心想莉莎既被指认作族长衣钵传人,当不是徒负虚名,说不定还受过族长指点一二。
  5. 造句 别人都说你推理能力不赖,我只是想试一试,看传闻是不是真的,以免你徒负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