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iǎn qiè xū míng
成语解释:忝:谦词,愧;窃:窃据。空有虚名
成语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日记》:“忝窃虚名,毫无实际,愧悔之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自谦
繁体字形:忝窃虚名
英文翻译:To steal a false name
忝: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忝列门墙(愧在师门)。忝在相知之列。
窃:1.偷;用阴谋手段夺取:行窃。窃位。2.暗中;偷偷地:窃听。窃窃私语。3.谦辞。称自己:窃以为。
虚:1.空;空虚:弹不虚发。乘虚而入。2.不符合真实情况:弄虚作假。3.不自满:谦虚。4.害怕;勇气不足:心虚。胆虚。5.副词。白白地:虚度。6.虚弱:气虚。体虚。7.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虚。8.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忝窃虚名”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雅称。比如某位自称“科技达人”的网红,连代码都不会写却四处点评人工智能,这可不就是典型的忝窃虚名吗?
问:为什么有人明知自己不够格还要顶着虚名? 有位朋友曾跟我吐槽:“我们部门空降的'行业专家',连基础数据模型都看不懂,但名片上印着三行头衔。”这其实暴露了职场中常见的现象——有些人把包装看得比实力更重要,就像给空盒子系上金丝带。
在学术界也能找到例证。记得某次学术会议上,有位教授将学生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面对质疑时竟说:“年轻人需要锻炼机会”。这种把他人成果当垫脚石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在学术圈里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
问:普通人如何避免成为虚名俘虏? 去年帮邻居王叔注册短视频账号时,他坚持要取名“民间厨神”。结果第一条视频就翻车——煎蛋粘锅了。这个可爱案例提醒我们:与其追求华而不实的标签,不如像王叔后来改的ID“学做菜的老王”那样诚实可爱。
娱乐圈更是重灾区。某选秀出道的“创作歌手”,被扒出所有歌曲都是代笔。这就像在KTV里假唱还非要抢麦克风,最终只会落得观众喝倒彩。反观那些踏实成长的艺人,往往像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越醇香。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虚名就像沙滩上的城堡,涨潮时就会原形毕露。有位创业前辈说得好:“别急着往名片上印title,先往脑子里装干货”。毕竟真正的认可,从来都不是自己贴上去的,而是别人发自内心盖上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