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ūn
  • xíng
  • d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é jūn xíng dào

成语解释:得君:臣子获得君主的信任;行:实行。有才学的人能得到贤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成语出处:朱自清《论不满现状》:“真能得君行道,当然要多多少少改变那自己不满别人也不满的现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得君行道

英文翻译:Get your way

得君行道的意思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君: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敬辞。称对方:汪君。诸君。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成语评论

嘿!你听说过"得君行道"这个成语吗?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这个有点儿文绉绉的词语。说白了,这成语讲的是有德之士遇到明主,能施展抱负的意思。像不像咱们现在说的"千里马遇到伯乐"?不过啊,这词儿可藏着更深的君臣之道呢。

举个栗子!战国时期的商鞅在秦国变法,不就是典型的得君行道吗?秦孝公顶着贵族压力支持改革,商鞅才能搞出军功授爵这些新花样。不过说真的,这成语为啥现在用得少?依我看呐,现代社会讲究双向选择,早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套啦。

你发现没?这个成语背后其实有个核心问题:个人的才能到底需要怎样的机遇才能绽放?拿职场打比方,就像个技术大牛遇到肯放权的老板,才能把创新方案落地。这事儿我深有体会——去年我们团队搞数字化转型,要不是CEO拍板给资源,再好的方案也得在PPT里吃灰。

有意思的是,现在连影视剧都在玩这个梗。最近有部历史剧,主角对着皇帝说:"臣愿为陛下开万世太平",弹幕立马刷屏"大型得君行道现场"。可见这概念虽然古老,但人性深处的期待从来没变过。

话说回来,用这成语得注意场合。你要是跟00后说"我这叫得君行道",人家八成以为你在玩什么新梗。不过话说回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明君贤臣"模式,关键还是得找到能互相成就的伙伴,你说是吧?

最后唠句实在的,得君行道这事儿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就像种庄稼,既要有好种子,也得赶上风调雨顺。不过咱也不能干等着伯乐上门,该展示能力的时候就得亮本事。说不定哪天,你也能在生活里上演自己的"君臣遇合"呢?

得君行道的造句

  1. 造句 了以后的事业,——是得君行道以后的事业;故承认个人——穷的个人——只能做独善的事业,不配做兼济的事业。
  2. 造句 ”,可实际上对人间的荣华富贵得君行道之类,还是念兹在兹,不能忘怀的。
  3. 造句 孔子出游的目的是什么?用后世儒者的话来说,就是“得君行道”。
  4. 造句 孔子之后的知识分子,很少有人梦想皇帝的宝座,但是,“得君行道”,一直都是他们的理想。

"得君行道"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