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 shí xíng dào
成语解释:济:救助。拯救时世,推行王道仁教
成语出处:明·杨澄《陈伯玉先生文集后序》:“岂足以知先生之术济时行道,忠忧之心进进不已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救世行王道
繁体字形:濟時行道
英文翻译:Economic and current way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济时行道”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顺应时代需求、践行正确理念。比如一位乡村教师放弃城市高薪工作,主动到偏远山区支教二十年,用知识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这就是典型的济时行道——既回应了教育公平的时代课题,又坚守了教书育人的本心。
有人会问:普通人如何践行这种精神?其实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社区志愿者定期为独居老人送餐,创业者开发环保包装替代塑料制品,程序员开发无障碍APP帮助视障群体——这些看似平凡的选择,都在用具体行动解决现实问题。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个体的点滴努力终将汇聚成改变社会的力量。
现代社会中,济时行道有了新内涵。某科技公司投入资金研发清洁能源技术,表面看是商业行为,实则暗合"双碳"目标;年轻人在社交平台科普传统文化,既是个人兴趣,也助力文化传承。当个人追求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时,既实现了自我价值,又推动了时代进步,这种双赢模式正在重塑传统意义上的"行道"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济时行道不等于盲目跟风。十年前共享经济火热时,有人跟风投资共享雨伞、共享健身房,结果因脱离实际需求纷纷失败。真正的济时行道需要独立思考,就像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既要看清时代症结,又要开出对症药方。疫情期间不少企业转产口罩是济时,而提前布局远程办公系统的企业则更显行道智慧。
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济时行道的践行者。重要的是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与务实的行动力,就像古人说的"知行合一"。当我们把个人选择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那些看似微小的努力,终将在时光长河中激起美丽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