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é wèi cháng yǒu
成语解释:见“得未曾有”。
成语出处:宋·苏轼《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前所未有
繁体字形:得未嘗有
英文翻译:without precedent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未:1.副词。1.不:未便。未知可否。2.没;没有:未见此人。2.地支的第八位。3.未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三点到十五点。
尝:1.吃一点儿试试;辨别滋味:尝尝咸淡。2.经历;体验:艰苦备尝。尝到了体育锻炼的甜头。3.曾经:未尝。何尝。4.姓。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哎呦喂,大家有没有遇到过那种"得未尝有"的场面?举个栗子哈,就像老张家那个天天躺平的宅男突然西装革履去相亲,街坊四邻那个目瞪口呆的劲儿,真叫一个百年难遇。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这'得未尝有'到底是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从来没见过的稀罕事儿,像突然发现自家狗子会开冰箱门似的。
咱再唠个真实的案例。去年台风把村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刮倒了,你猜怎么着?树根底下居然挖出个明朝的铜钱罐!村里的王大爷叼着旱烟袋直咂嘴:"活这么大岁数,得未尝有见过这种稀奇景儿。"您看,这种超出常规认知的意外发现,可不就是成语最好的注解嘛。
这时候可能有小伙伴要杠了:"现在信息这么发达,还有啥'得未尝有'的事儿?"您别说,上个月我亲眼见着个新鲜事——隔壁00后小伙用AI画图软件三分钟搞定了美院学生的毕业设计。这事儿要搁二十年前,那绝对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的。所以说啊,时代在变,"得未尝有"的阈值也在水涨船高。
要我说这个成语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自带打脸属性。就拿我自个儿经历来说,当年死活不信直播能带货,结果去年双十一看着老同学在镜头前叭叭两小时清空仓库,那场面真是啪啪打我脸。所以说啊,保持开放心态才是王道,保不齐哪天就遇上个"得未尝有"的惊喜呢?
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玩梗说"活久见",其实跟咱老祖宗的智慧异曲同工。不过我倒觉得"得未尝有"更带点诗意,像拆盲盒时那种忐忑中带着期待的微妙心情。您琢磨琢磨,要是生活里没这些意料之外的插曲,那得多没劲啊?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儿,下次遇到违反常识的事儿先别急着否定。就像我二姨去年非说在菜市场见着会说话的八哥,结果您猜怎么着?原来是摊主在玩腹语术!所以说啊,这世上的新鲜事就像俄罗斯套娃,打开一层还有一层,保不齐哪天就碰上个让你惊呼"得未尝有"的精彩戏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