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é bó néng xiǎn
成语解释: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德行浅薄,才能不足,多用于自谦
繁体字形:惪薄能鮮
英文翻译:lack virtue and ability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薄:[báo]1.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薄片。2.淡:酒味薄。3.(感情)冷淡:待他不薄。4.不肥沃:薄田。[bó]1.微;少;弱:薄技。薄产。单薄。2.不厚道;不庄重:刻薄。轻薄。3.看不起;慢待:鄙薄。厚此薄彼。4.迫近;靠近:日薄西山。[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提炼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耐”。2.姓。
鲜:[xiān]1.新鲜:鲜花。鲜肉。2.明丽的:鲜红。鲜艳。3.(味道)美好:味道很鲜。4.鲜美应时的食物:时鲜。尝鲜。5.古指生鱼:治大国,若烹小鲜。[xiǎn]少:鲜见。鲜有。
大伙儿听说过“德薄能鲜”这词儿不?说白了,就是德行浅薄、能力不足的意思。比如老张刚当上部门主管那会儿,私下跟同事念叨:“我这人德薄能鲜,往后还指望各位多帮衬着点儿。”你看,这种自谦的说法既表明了态度,又给团队合作留足了面子。
哎,这儿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只能用来贬低自己吗?”非也非也!上次看到个历史剧,皇帝训斥贪官时就甩了句:“尔等德薄能鲜之辈,岂堪治国重任?”你品,你细品,这话听着带刺儿,但确实把那种德才不配位的状态给说明白了。
要说现代社会,我倒觉得这成语用好了挺有意思。比如创业团队里,要是有人光会画大饼却拿不出真本事,同事们私下议论“这位爷怕是德薄能鲜的主”,这话既点出了问题,又带着点儿黑色幽默。不过得注意分寸,别真当面说,容易伤和气。
突然想起个段子:前阵子小李竞选班干部,演讲稿开头就来个“本人德薄能鲜”,结果底下同学哄堂大笑——现在年轻人谁还这么文绉绉地说话啊?所以说啊,成语虽好,也要与时俱进。关键得用得恰到好处,就像老话说的“好钢用在刀刃上”。
最后唠句实在的,咱平时做人做事,倒不必总把“德薄能鲜”挂嘴边。但心里得有个数,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该学习就学习,该进步就进步。就像隔壁王婶常说的:“本事可以慢慢练,德行可得天天修!”这话糙理不糙,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