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ái qīng dé bó
成语解释: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成语出处: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繁体字形:材輕惪薄
英文翻译:Be inferior to others
材:1.木料:木材。树木已经成材。2.原材料;资料:钢材。教材。3.人的资质能力:因材施教。4.从资质能力的高低来衡量的某种人:人材。蠢材。5.棺材:一口材。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薄:[báo]1.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薄片。2.淡:酒味薄。3.(感情)冷淡:待他不薄。4.不肥沃:薄田。[bó]1.微;少;弱:薄技。薄产。单薄。2.不厚道;不庄重:刻薄。轻薄。3.看不起;慢待:鄙薄。厚此薄彼。4.迫近;靠近:日薄西山。[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提炼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哎,各位老铁,今天咱们来唠唠“材轻德薄”这个成语。说白了,这词儿就是形容一个人既没多大本事,品德也不够扎实,像那种端着空碗要饭还嫌饭凉的家伙。举个栗子啊,隔壁部门新来的小张,嘴上说要做项目带头人,结果策划书错别字连篇,还甩锅给实习生——这不就是典型的“材轻德薄”吗?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材轻德薄和普通的能力差有啥区别?”好问题!您瞅好了啊,普通能力差可能只是技术不行,但“材轻德薄”可是双管齐下:既拿不出硬核本事,为人处世还掉链子。比如《水浒传》里的白衣秀才王伦,自己武艺平平不说,见到林冲这等高手还藏着掖着,最后落得个啥下场?这就是德才都撑不起场面的活教材。
不过咱也别光说丧气话,您猜怎么着?现在职场里“材轻德薄”的现象还真不少见。前阵子我遇到个客户经理,PPT做得像小学生手抄报,客户提意见他还翻白眼。您说这种既没专业度又没服务意识的主儿,是不是该回炉重造?所以说啊,混社会光会耍嘴皮子可不行,得真有两把刷子。
依我看呐,这个成语搁现在社会特别有警示意义。您想啊,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谁还没点小聪明?但要是光会抖机灵,肚子里没干货,待人接物还总想着占便宜,那迟早要翻车。就像我二舅家表弟,天天在朋友圈晒“成功学”,结果去年创业把家里老本都赔进去了——这可不就是现代版“材轻德薄”嘛!
说到底,咱们老祖宗造这个词儿真是高明。它提醒咱们既要练就金刚钻,也别忘记修心养性。您瞧那些真正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物,哪个不是业务能力过硬,为人还特别靠谱的主儿?所以说啊,与其整天琢磨怎么走捷径,不如踏踏实实提升自己,您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