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ài
  • dāo
  • duàn
  • l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uài dāo duàn luàn má

成语解释:快:锋利。比喻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果断解决复杂的问题

成语出处: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泌之学说》:“苟其所发论所措施,与此正鹄相缪戾者,则昌言排击之,无所顾恋,无所徇避,快刀断乱麻,一拳碎黄鹤。”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抓住要害解决问题

繁体字形:快刀斷亂麻

英文翻译:Quick knife breaks the mess

快刀断乱麻的意思

快:1.速度高;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短(跟“慢”相对):快车。快步。又快又好。他进步很快。2.快慢的程度:这种汽车在柏油路上能跑多快?3.赶快:快来帮忙。快送医院抢救。4.快要;将要:你再等一会儿,他快回来了。他从事教育工作快四十年了。5.灵敏:脑子快。眼疾手快。6.(刀、剪、斧子等)锋利(跟“钝”相对):菜刀不快了,你去磨一磨。7.爽快;痛快;直截了当:快人快语。8.愉快;高兴;舒服:快感。拍手称快。大快人心。9.旧时指专管缉捕的差役:捕快。马快。10.姓。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麻:1.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2.指“芝麻”:麻酱。麻油。3.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4.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6.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7.喻纷乱:麻乱。麻沸。8.姓。

成语评论

快刀断乱麻”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用锋利的刀快速斩断杂乱的麻绳”,但它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举个例子:公司里一个项目陷入多方扯皮,负责人直接砍掉冗余流程、指定唯一对接人,三天内问题迎刃而解。这种场景,就是典型的“用果断手段解决复杂矛盾”。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快刀”?慢慢梳理不行吗?想象你面对一团打结的毛线——如果小心翼翼逐个解扣,可能耗时数小时;而一刀切断后重新接线,反而效率更高。工作中遇到部门推诿时,与其在邮件往来中消耗两周,不如召集会议当场拍板,这就是现实版的“快刀哲学”。

不过,这种方法真能百试百灵吗?邻居老张最近装修遇到纠纷,本可以找物业协商,他却冲动地砸了邻居家的隔断墙,结果矛盾升级。可见,“快刀”必须配合“准度”——就像外科医生做手术,既需要利落下刀,更要避开重要血管。

在我的观察中,现代人尤其需要这种能力。信息爆炸时代,很多人困在“选择恐惧症”里:购物车加了删删了加,求职时在多个offer间反复横跳。这时候不妨学学这个成语的智慧——列出三个核心标准,不符合的直接剔除,你会发现生活突然清爽许多。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正在衍生出新形态。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面对粉丝提出的五花八门问题,发明了“三句话诊断法”:用三个直击要害的问题帮对方理清思路。这种现代版“快刀”,本质上是用结构化思维切割信息迷雾。

下次当你感觉陷入思维泥潭时,不妨问问自己:此刻最关键的症结是什么?有哪些缠绕因素可以暂时忽略?就像整理房间时,与其纠结每件物品的摆放,不如先把所有东西分成“保留”和丢弃”两堆。生活的很多难题,往往需要这种带着锋芒的决断力。

当然,刀刃太利也可能误伤。曾见创业者因过度追求效率,砍掉了本该保留的用户调研环节。所以真正的高手,懂得在“快刀”与“绣花针”之间灵活切换——该斩立决时毫不犹豫,需精雕细刻时也能慢下来。毕竟,解决问题的终极目标不是速度,而是实效。

窗外春雨绵绵,桌上茶香袅袅。看着玻璃杯里舒展的茶叶,突然想到:人生何尝不是一杯茶?热水冲下的瞬间固然需要冲破束缚的果敢,但后续的舒展沉淀同样重要。在快与慢之间找到平衡,或许才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