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ài rán tàn xī
成语解释:忾:叹息,感慨。感慨叹息
成语出处:晋·陆机《吊魏武帝文》:“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忾然叹息
英文翻译:A sigh of pain
忾:[kài]愤怒,愤恨:同仇敌忾(大家一致痛恨敌人)。[xì]1.叹息。2.遍及;到:“忾乎天下。”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叹:1.叹气:叹息。可叹。长吁短叹。2.吟哦:咏叹。一唱三叹。3.发出赞美的声音:赞叹。叹为奇迹。
息:1.呼吸时进出的气:喘息。鼻息。一息尚存,此志不懈。2.消息:信息。3.停止:息怒。息兵。自强不息。偃旗息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4.休息:歇息。作息时间表。5.滋生;繁殖:蕃息。生息。6.利钱;利息:年息。月息。还本付息。7.指子女:子息。8.姓。
“忾然叹息”这个词听起来文绉绉的,到底啥意思?其实它说的就是那种心里憋着遗憾,忍不住长叹一声的状态。比如你辛辛苦苦准备了一个月的方案,结果客户临时改需求,这时候摇头说一句“唉,白忙活了”,是不是挺贴切?
这成语适合用在哪些场景?想象一下:老张蹲在田埂上,看着被冰雹砸烂的葡萄架,嘴里念叨“种了三年,眼看要收成了……”。这种现实的无力感配上缓慢的摇头动作,画面感马上就出来了。现在年轻人可能更常说“我太难了”,但要是想显得有文化底蕴,用“忾然叹息”反而更有味道。
为什么古人要造这个词?我觉得跟农耕文明特性有关。过去靠天吃饭,遇到天灾人祸除了叹气确实没辙。反观现在,虽然科技发达了,但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人忍不住想叹气——比如早高峰眼瞅着公交车开走,或者精心策划的旅行碰上暴雨。这些时刻用“忾然叹息”,既准确又有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有没有替代说法?“扼腕叹息”侧重动作,“长吁短叹”强调重复,而“忾然叹息”妙在那股子欲说还休的憋屈劲儿。就像看见精心搭的积木被猫撞翻,那种想发火又觉得好笑的复杂心情,用这个词刚刚好。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试试这个成语,说不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共情效果。
语言就像工具箱,多备几种表达方式总没坏处。虽然“忾然叹息”不算高频词,但在特定情境下使用,既能准确传递情绪,又能让文字更有层次感。关键是要用得自然,别硬拗。毕竟再好的成语,用得不合适反而显得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