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ái cái bào qì
成语解释:见“怀材抱器”。
成语出处:唐·唐彦谦《楼上偶题》诗:“可能前岭空乔木,应有怀才抱器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懷才抱器
英文翻译:Talent holding device
怀:1.胸部或胸前:掩着怀。小孩儿睡在妈妈怀里。2.心怀;胸怀:壮怀。襟怀。3.思念;怀念:怀乡。怀友。怀古。4.腹中有(胎):怀胎。怀孕。5.心里存有:怀恨。不怀好意。少(shào)怀大志。6.姓。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抱:1.用手臂围住:母亲抱着孩子。2.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听说你抱孙子了。3.抱养(孩子):这孩子是抱的,不是她生的。4.结合在一起:大家抱成团,就会有力量。5.心里存着(想法、意见等):青年人都抱着远大的理想。对他的这种决定,许多人抱有看法。6.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两抱粗的大树。7.孵(卵成雏):抱小鸡儿。抱窝。
器:1.器具:瓷器。木器。铁器。器物。2.器官:消化器。生殖器。3.度量:器量。4.才能;人才:大器晚成。5.器重。
“怀才抱器”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很实在:一个人既有才华(“怀才”),又有实现才华的能力或工具(“抱器”)。举个例子,一个程序员不仅会写代码,还懂得用最新的开发框架和团队协作工具——这就是典型的“怀才抱器”。不过问题来了:光有才华,但没有“工具”或方法,真的能成事吗?
比如同事小王,他点子特别多,每次开会都能提出新方案,但一到落地执行就卡壳。为什么?因为他缺少把想法转化为行动的经验和资源。这时候另一个同事小李站了出来,他不仅思路清晰,还能用项目管理软件拆分任务、协调团队,最终把方案变成了产品。你看,“怀才”重要,“抱器”同样关键,两者结合才能让才华真正发光。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暂时没有“器”,光靠“才”行不行?其实,“器”不一定是现成的工具,也可以是持续学习的能力。比如刚毕业的小张,虽然对市场调研一窍不通,但他主动报名数据分析课程,三个月后就能用Python处理用户画像。这个过程就是“从怀才到抱器”的成长——才华是种子,能力是浇灌种子的水。
换个角度看,现代社会里的“器”也在不断进化。二十年前,设计师的“器”可能是绘图板和颜料;现在则变成了数位板和AI辅助工具。我认识的一位插画师,她坚持每年花一个月时间研究新软件,她说:“工具会过时,但适应工具的能力永远保值。”这种主动拥抱变化的思维,或许才是“抱器”更深层的含义。
在我看来,“怀才抱器”不仅是个人能力的组合,更是一种动态平衡。就像厨师既要懂食材特性,也要会调整火候——才华决定方向,能力保障执行。与其纠结“先有才还是先有器”,不如把每次尝试都当作打磨自己的机会。毕竟,工具箱是空的也没关系,只要手里握着学习的锤子,总能慢慢把它填满。
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的“才”在哪里?我的“器”够用吗?如果发现短板,别急着否定,试试用三个月专攻一个技能。时间久了你会发现,才华和能力就像齿轮,咬合转动时,真的能撬动意想不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