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ái cái bào dé
成语解释:抱:胸怀。既有才学,又有德行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因为山间林下,多有怀材抱德之人,不肯进取功名,今着小官五路采访。”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怀材抱德
英文翻译:Cherish material and morality
怀:1.胸部或胸前:掩着怀。小孩儿睡在妈妈怀里。2.心怀;胸怀:壮怀。襟怀。3.思念;怀念:怀乡。怀友。怀古。4.腹中有(胎):怀胎。怀孕。5.心里存有:怀恨。不怀好意。少(shào)怀大志。6.姓。
材:1.木料:木材。树木已经成材。2.原材料;资料:钢材。教材。3.人的资质能力:因材施教。4.从资质能力的高低来衡量的某种人:人材。蠢材。5.棺材:一口材。
抱:1.用手臂围住:母亲抱着孩子。2.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听说你抱孙子了。3.抱养(孩子):这孩子是抱的,不是她生的。4.结合在一起:大家抱成团,就会有力量。5.心里存着(想法、意见等):青年人都抱着远大的理想。对他的这种决定,许多人抱有看法。6.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两抱粗的大树。7.孵(卵成雏):抱小鸡儿。抱窝。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怀材抱德”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说的道理其实特别实在——一个人既有才能,又有品德,才算真正“有料”。比如《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既能运筹帷幄打胜仗,又始终忠于刘备的托付,这不就是典型的“怀材又抱德”吗?
有人可能会问:才能和品德哪个更重要?其实两者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就像咱们小区里的张医生,疫情期间他白天在医院抢救病人,晚上还免费给邻居线上问诊。医术高明是才能,主动付出就是品德,少了哪样都成不了大家口中的“好大夫”。
现在很多家长逼着孩子学才艺,却容易忽略教孩子分享玩具、尊重他人。我侄子去年钢琴过了十级,但总抢表妹的零食,家里人都说“这孩子才气够,德行还得练”。可见社会对“怀材抱德”的期待从来没变过,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了。
职场上有个现象挺有意思:有些业务能力超强的同事,因为爱抢功劳、推卸责任,反而升不上去;而愿意帮新人、做事靠谱的,哪怕技术不是最拔尖的,往往走得更远。这正好说明,才能决定你能跳多高,品德决定你能走多远。
最近看纪录片《百年巨匠》,发现钱学森当年回国时,美国军方说他“抵得上五个师”,但他自己只说“我的事业在中国”。这种顶尖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把“怀材抱德”演绎出了新的高度——才能是用来服务更大的价值,而不仅是个人名利。
说到底,这个成语在提醒我们:修炼本事的同时,别忘了擦亮心里的镜子。就像种树,才能是枝叶,品德是根系,没有深扎地下的根,再茂盛的枝叶也经不起风雨。下次看到简历里写着“精通十八般武艺”的时候,或许该多问一句:这人,接不接得住别人的真心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