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án pín xù kǔ
成语解释:怜:哀怜,同情;恤:体恤,周济。同情周济贫苦的人
成语出处:明·屠隆《彩毫记·散财结客》:“此间有一李相公仗义,专一怜贫恤苦。”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人富有同情心
繁体字形:憐貧卹苦
英文翻译:Pity for the poor
怜:1.怜悯:可怜。怜惜。同病相怜。2.爱:怜爱。爱怜。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恤:1.同情;怜悯:体恤。2.救济:抚恤。3.忧虑。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怜贫恤苦”这个词,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老张在菜市场看到流浪汉蜷缩在角落,二话不说买了热包子递过去,还塞了二十块钱。邻居说他这是“穷大方”,他却摆摆手:“谁还没个难处?怜贫恤苦不是应该的嘛!”
为什么人们需要这种品质?其实说白了,生活就像天气——今天你带伞,明天可能就有人淋雨。就像小区里的王阿姨,自己退休金不多,但每周都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剪指甲。她说:“我这叫提前练习,等自己老了才有人疼。”这种朴实的互助精神,让整个社区暖洋洋的。
工作中怎么体现怜贫恤苦?举个例子: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总被使唤买咖啡,部门主管发现后,特意在晨会上说:“咱们团队不兴欺负新人这套,当年我也是从复印文件做起的。”后来他每周抽半小时教实习生做报表,这种细微处的关照,比团建聚餐更让人暖心。
有人说现在人情冷漠,我倒觉得是表达方式变了。就像我表弟,天天在直播间帮老乡卖滞销苹果,屏幕那头是键盘侠的冷嘲热讽,屏幕这头他照样乐呵呵:“每单捐五毛给山区儿童,你们骂得越凶我捐得越多!”你看,新时代的怜贫恤苦,都藏在流量数据里呢。
其实每个人都有怜贫恤苦的本能。上周暴雨,外卖小哥摔倒在小区门口,路过的遛狗大叔、买菜大妈、放学的中学生,哗啦啦围上去七八个人帮忙。雨幕里那些撑开的伞,可比朋友圈的爱心接力实在多了。
说到底,怜贫恤苦不是要当圣人。就像我家楼下便利店,常年给环卫工留热水壶,老板说得实在:“冬天他们进来暖和会儿,夏天进来吹空调,我这店人气旺了生意更好。”你看,善意和利益,有时候就是这么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