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í rú fēng huǒ
成语解释:急得像疾风烈火一样。形容十分急迫。
成语出处:《西游补》第九回:“你要图成和议,急如风火,却如何等得这三日过呢?”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繁体字形:急如風火
英文翻译:extremely pressing
急:1.急躁;着急:急性子。急着赶路。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急人。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况严重:急事。情况紧急。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急。当务之急。6.热心做;热心帮助: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急如风火”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举个例子吧:眼看会议还有十分钟开始,同事小李抱着文件一路小跑,边跑边喊“让一让!”,那架势真叫急如风火。这时候用这个成语,瞬间让人联想到火借风势越烧越旺的画面,把紧迫感拉满。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火烧眉毛”有啥区别?其实前者强调动作快得像风和火一样,后者更偏重事情已经迫在眉睫。比如快递小哥蹬着三轮车在巷子里飞驰,轮胎都快擦出火星子了,这时候说“他送货急如风火”就比“火烧眉毛”更带劲——毕竟人家正在动,没光站着着急。
我有个观察:现在人用这个成语的场景变多了。上周去菜市场,亲眼见着卖鱼的大婶抄起刮鳞刀唰唰两下处理完三条鲫鱼,动作快得围观大爷直拍腿:“这手脚,急如风火啊!”你看,连市井生活里都能活学活用,说明这词儿自带画面感,特别接地气。
不过要注意,用得太频繁会稀释力量。就像辣椒面,撒对了提味,撒多了呛人。前两天看小说里连用三次“急如风火”,反而让人觉得作者词穷。个人建议留着用在刀刃上,比如描写关键人物的决定性行动,或者突发事件中的应对状态。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让你用这个成语形容外卖骑手赶路,会搭配什么动词?是“穿梭”还是“冲刺”?其实都可以,重点要突出那种与时间赛跑的动态。语言就像调色盘,成语就是现成的颜料,关键看你怎么涂抹出生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