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 jǐ rèn zhì
成语解释:矜:夸耀;智:聪明。夸耀自己,显示才智
成语出处:晋·陆机《丞相箴》:“矜己任智,是蔽是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人爱显示自己
繁体字形:矜己任智
英文翻译:Be wise in your own duty
矜:[jīn]1.怜悯;怜惜:矜怜。2.自尊自大;自夸:骄矜。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3.慎重;拘谨:矜持。[guān]1.同“鳏”。2.同“瘝”。[qín]古代指矛柄。
己: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任:[rèn]1.使用;委派:任人唯贤。任命。2.担当或承受:任课。任劳任怨。3.职务;责任:到任。担负重任。4.介词。由着;听凭:任其自然。去哪里任你自己决定。5.连词。不论;无论:任你怎么说,我也不同意。6.量词。用于担任职务的次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7.古又同“妊”。[rén]1.用于地名,如任丘、任县(均在河北)。2.姓。
智:1.有智慧;聪明:明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2.智慧;见识: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吃一堑,长一智。3.姓。
什么是"矜己任智"?这个成语描绘了那些过分自信、认为只有自己才具备智慧的人。想象一位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他在会议中频繁打断同事发言:"这个方案明显有漏洞,你们怎么都没看出来?"他坚持认为只有自己的思路正确,却忽略了团队协作的价值——这就是典型的矜己任智。
为什么说这种态度可能适得其反?春秋时期,楚庄王在改革初期坚持独断专行,导致多项政策推行受阻。当他开始倾听谋士建议时,国家反而迎来强盛期。这个历史故事揭示:真正的智慧往往诞生于思想碰撞,而非个人独白。
现代职场中的典型案例更值得玩味。某科技公司CTO执着于自己的算法模型,拒绝采纳团队提出的优化建议。结果产品上线后出现重大漏洞,原本可以预防的问题最终演变成公关危机。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当自信演变成固执,智慧就会变成绊脚石。
这种心理状态从何而来?心理学研究显示,过分强调个人智慧往往源于深层的认知偏差。就像我们常说的"知识的诅咒"——当人掌握某领域专长后,会高估他人理解能力,同时低估集体智慧的价值。有趣的是,越是知识渊博的人,反而越容易陷入这种认知陷阱。
如何在保持自信与接纳意见间找到平衡?观察成功企业家的决策模式会发现:他们既保持专业判断力,又建立完善的智囊系统。马云在创建阿里初期就组建"十八罗汉",任正非坚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这些案例证明:智慧的真谛不在于独占,而在于整合。
从个人经验来看,年轻时的我也曾陷入"知识傲慢"的误区。直到某次创业失败后才明白:真正的智者都懂得"空杯心态"。就像装满水的茶杯无法再接纳新茶汤,始终保持半杯状态,才能不断吸收新见解。这个认知转变让我在后续项目中收获了更多合作机遇。
社会发展趋势正在重塑智慧的定义。在AI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没有任何人能掌握全部知识。那些既保持专业深度,又善于连接不同领域智慧的"跨界整合者",正在成为新时代的领跑者。或许,放下"全知全能"的执念,正是开启更大智慧之门的钥匙。
当我们谈论智慧时,不妨记住《论语》中的警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正的智者永远不会停止学习,就像大海不会拒绝涓涓细流。保持谦逊而开放的心态,或许就是破解"矜己任智"困局的最佳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