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ēi shēng zài dào
成语解释:指哀伤呼叫之声充满道路。形容苦难深重。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 洪秀全《誓师檄文》:“妇叹童呼,悲声载道;酷刑厚敛,怨气冲天。”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苦难深重
繁体字形:悲聲載道
英文翻译:voices of discontent
悲:1.伤心:悲喜交集。2.怜悯:慈悲。3.悲壮:悲歌。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载:[zǎi]1.年:一年半载。三年五载。千载难逢。2.;刊登:登载。刊载。转载。载入史册。载于该刊第五期。[zài]1.装载:载客。载货。汽车上载满了乘客。载誉归来。2.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卸载。过载。3.充满(道路):风雪载途。怨声载道。4.姓。5.又;且:载歌载舞。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哎哟喂,说到“悲声载道”这个成语,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啊,这词儿听着就挺惨的”。其实它的字面意思就是“悲伤的声音充满了道路”,说白了就是一群人因为苦难到处哭喊。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早高峰地铁突然故障,全车人一边看表一边哀嚎“要迟到扣钱了”,那场面绝对算得上现代版悲声载道,你品,你细品。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只能用在特别严重的灾难里吗?”嘿,问得好!其实不然。比如公司突然宣布取消年终奖,办公室瞬间炸锅——有人拍桌叹气,有人打电话跟家人诉苦,这时候用“悲声载道”形容再合适不过。你看,生活里的小规模“集体崩溃”场景也能用,关键看情绪浓度够不够嘛!
不过咱得注意哈,用这成语得拿捏分寸。比如朋友聚会吐槽天气热,顶多算“怨声载道”;但要是连续停电三天还停水,街坊邻居组团去物业抗议,那才叫真正的悲声载道。这里头区别在哪儿?说白了就是“悲伤程度”和“涉及范围”要同时达标,缺一不可。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年轻人聊天总爱说“破防了”“emo了”,这些网络热词和“悲声载道”其实异曲同工。不过成语自带历史厚重感,用对了能瞬间提升表达质感。比如你写文章说“疫情初期口罩短缺,各地药店前排队长龙悲声载道”,是不是比单纯写“大家都很着急”更有画面感?
最后唠点个人看法:语言就像调味料,成语用好了绝对提鲜。但千万别为了显摆乱用啊!就像做菜不能狂撒盐,写文章也不能堆砌生僻词。悲声载道这种大场面成语,留着用在真正需要“情绪爆破”的地方才够劲儿,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