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ng tóng yú shuǐ
成语解释:情谊像鱼离不开水。形容彼此深情相依,不可分离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异闻总录·房州理男》:“郎君幽婚,情同鱼水。岂不念父母追悼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两者的关系
繁体字形:情同魚水
英文翻译:Love is the same as fish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鱼: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情同鱼水”常用来形容亲密无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具体该怎么用呢?举个例子:老张和妻子结婚三十年,两人互相扶持、共同进退,邻居们都说他们“情同鱼水”,少了一个家都不完整。这里的核心问题在于:鱼和水的关系究竟特殊在哪里?鱼离开水无法生存,水少了鱼也失去活力,这种互相依存的状态,正是成语想要传递的深层含义。
再比如职场中,一个高效团队里领导和下属的合作,有时也会被形容为“情同鱼水”。小刘刚进公司时业务生疏,主管手把手教他梳理流程;后来部门遇到危机,小刘主动提出创新方案力挽狂澜。这种彼此成就的关系,就像鱼和水一样形成良性循环。有趣的是,这个成语不仅能用在人际层面,还能拓展到事物关联——比如传统文化中的琴与瑟,缺了任何一方都奏不出和谐韵律。
有人可能会问:用“情同手足”不是更直白吗?其实这两个成语侧重点不同。手足之情强调血缘般的牢固,而鱼水关系更突出“功能性互补”。就像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的关系,单独存在时价值有限,组合起来却能改变行业生态。这种差异在生活中尤为明显:手足可能因观念不合产生矛盾,但鱼水组合往往因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情同鱼水”的智慧。快节奏生活让人际关系趋向功利化,但真正持久的关系往往建立在互相需要的基础上。就像小区里的便利店和居民,看似平常的买卖关系,实则构成了微型共生系统——居民获得生活便利,店铺赢得稳定客源。这种模式比单纯强调情感联结更符合现实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个成语时要避免生搬硬套。曾见某手机广告宣称“与用户情同鱼水”,结果售后服务差评如潮。这说明如果缺乏实质性的依存关系,强行比喻反而暴露问题。真正的鱼水之情,应当像茶树与山泉那样,经过时间沉淀自然形成独特风味。
当我们观察自然界时,珊瑚与藻类的共生系统或许是最贴切的注解。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提供养分,珊瑚则用骨骼结构为藻类创造生长环境。这种经过亿万年进化的协作模式,恰好印证了成语背后的生存哲学:最高明的相处之道,是让自己成为对方不可或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