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g
  • ruò
  • ku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g xǐ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若:好像;狂:发狂。既惊且喜;神态失常;像发了狂似的。形容惊喜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喜出望外

繁体字形:驚喜若狂

英文翻译:go wild with joy

惊喜若狂的意思

惊: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喜:1.快乐;高兴:狂喜。喜出望外。笑在脸上,喜在心里。2.可庆贺的;可庆贺的事:喜事。贺喜。报喜。3.称怀孕为“有喜”。4.爱好:好大喜功。喜新厌旧。5.某种生物适宜于什么环境;某种东西适宜于配合什么东西:喜光植物。海带喜荤,最好跟肉一起炖。6.姓。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狂:1.精神失常;疯狂:发狂。丧心病狂。2.猛烈;声势大:狂风。狂奔。3.纵情地、无拘束地(多指欢乐):狂喜。狂欢。4.狂妄:狂言。你这话可说得有点儿狂。

成语评论

惊喜若狂”这个词,光听字面就让人嘴角上扬。比如朋友偷偷策划生日派对,你推门瞬间看到满屋气球和笑脸,那一刻的错愕、感动、心跳加速,可不就是“惊喜若狂”?这种情绪像突然拧开的气泡水,咕嘟咕嘟往外冒,挡都挡不住。

有人问:“惊喜若狂和喜出望外有啥区别?”其实前者更像情绪过山车——先有“惊”的冲击,再有“喜”的爆发。比如常年不及格的学生某天被老师宣布竞赛获奖,整个人呆住三秒后原地蹦起来,这反应就比单纯的“高兴”更有戏剧张力。

职场里也能找到生动案例。同事小王连续加班三个月,某天老板突然拍肩说:“总部特批你带薪休假两周。”他当场把文件夹甩到空中欢呼,活脱脱现代版范进中举。这种剧烈情绪波动提醒我们:惊喜的威力,往往来自期待值的彻底颠覆。

惊喜若狂的造句

  1. 造句 得知中国足球队出线的消息,人们惊喜若狂。
  2. 造句 他意外地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哥哥,两人惊喜若狂!
  3. 造句 他意外地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哥哥,禁不住一阵惊喜若狂!
  4. 造句 当他投入最后一球得分时,人们惊喜若狂。
  5. 造句 当医生通知他病人已脱离危险期的那天,这老好人听了惊喜若狂,当天他赏了看门的三个路易。
  6. 造句 我喜欢你给我的感觉,宝贝,抱紧我,在你的怀里我惊喜若狂。
  7. 造句 我们把这个计划拿给纽约的银行界巨头们看了,他们都惊喜若狂.
  8. 造句 他们迸发出一阵惊喜若狂的喊声,期待着新英格兰的得救.
  9. 造句 钟天惊喜若狂,想不到最后杀人越货的却成为了自己。
  10. 造句 冷天先是愕然,紧接着惊喜若狂,这居然是一枚储物灵戒,怪不得翻遍了几间石室也没有找到任何宝物,原来这位前辈都是随身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