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èn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èn shí jí sú

成语解释:同“愤世嫉俗”。

成语出处:《明史·姜士昌传》:“居恒愤时疾俗,欲以身挽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憎恨世俗

繁体字形:憤時疾俗

英文翻译:Rage against the times

愤时疾俗的意思

愤: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怒:气愤。义愤。公愤。愤世嫉俗。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疾:1.病:疾病。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疾苦。痛心疾首。3.痛恨:疾恶如仇。4.快;迅速;猛烈:疾走。疾风。

俗: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成语评论

“愤世嫉俗”这个词,乍一听好像带着刺儿,但仔细琢磨,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人们内心对现实的复杂感受。比如有人看到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忍不住说:“这世道真是乌烟瘴气,哪有什么正义可言!”——这就是典型的愤世嫉俗式表达。可为什么有人会产生这样的心态呢?

其实,这种情绪往往源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就像小王刚毕业时满心热血,结果发现职场里论资排辈、形式主义泛滥。他逢人就抱怨:“努力有什么用?还不如会拍马屁的!”这种看似消极的态度,其实藏着对美好价值的期待。关键是如何把这种“愤”转化成行动,而不是困在情绪里。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李阿姨买菜时总念叨:“现在的西红柿都是催熟的,哪有我们年轻时那个味儿!”这种对现状的不满,换个角度看,恰恰是对食品安全的关切。与其说这是单纯的抱怨,不如说是希望社会进步的另类表达。我们不妨学学张师傅,他在小区里自发组织“老味道种植小组”,用实际行动找回记忆中的自然味道。

有人会问:愤世嫉俗和理性批判有什么区别?前者像在雨中骂天气,后者则是想办法撑伞或造雨衣。我观察到,那些既能保持清醒认知,又能找到改善方法的人,往往活得更有劲头。就像看到公园里乱扔垃圾,与其说“这些人真没素质”,不如主动捡起垃圾,或者提议增设分类垃圾桶。

说到底,每个时代都有让人皱眉的现象。但历史告诉我们,正是那些在不满中依然选择相信改变的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其在愤世嫉俗中消耗能量,不如把这份敏锐转化为建设性行动——哪怕只是从改变自己的一个小习惯开始。

"愤时疾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