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àn
  • ti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àn tiáo sī lǐ

成语解释:见“慢条斯理”。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那春梅只顾不进房来,叫了半日,才慢条厮礼,推开房门进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慢條厮禮

英文翻译:Slow down

慢条厮礼的意思

慢:1.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跟“快”相对):慢车。慢走。慢手慢脚。你走慢一点儿,等着他。2.从缓:且慢。慢点儿告诉他,等两天再说。3.莫;不要:慢道。慢说。4.姓。5.态度冷淡,没有礼貌:傲慢。怠慢。

条:[tiáo]1.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2.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3.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4.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6.量词。[tiāo]挑取:“蚕月条叠”。

厮:1.男性仆人(多见于早期白话,下同):小厮。2.对人轻视的称呼:这厮。那厮。3.互相(多见于早期白话):厮打。厮杀。厮混。

礼: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礼。丧礼。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节。敬个礼。3.礼物:送礼。献礼。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4.以礼相待:礼贤下士。5.姓。

成语评论

“慢条斯理”这个成语,到底用在哪里合适呢?举个日常例子:老张泡茶时总是不慌不忙,茶叶要数着片儿放,水要量着刻度倒,连茶杯都得转三圈对齐桌角,这慢条斯理的架势,愣是把五分钟的活儿抻成了半小时。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磨洋工吗?其实两者有本质区别。你看茶馆的王师傅修紫砂壶,用小镊子夹着金丝修补裂缝,旁人看着都着急,他却说“器物有灵,急手忙脚反倒要坏事”——这种慢条斯理里,藏着对事物的敬畏心。

工作中怎么用好这个特质?记得刚带项目那会儿,我总催着团队赶进度。有次程序猿老李调试代码,我隔着工位都能看见他逐行检查的样子。结果他找出了三个隐藏漏洞,而隔壁组图快赶工的,凌晨两点还在线上救火。这事让我明白:慢条斯理有时候反而是最高效的。

为什么现代人更需要这种品质?上周在地铁站看见个有趣对比:白领们捧着手机小跑赶电梯,旁边穿汉服的姑娘提着食盒缓步而行,裙摆扫过自动扶梯的台阶,倒像两个时空在交错。在人人焦虑“来不及”的时代,慢条斯理反倒成了稀缺的生活艺术。

个人觉得这成语最妙在“斯理”二字。就像熬中药讲究文武火交替,该快时快该慢时慢。老家木匠常说“急刨不如慢磨”,如今我的书架上还摆着他花两周雕的镇纸,每次摸到那些细密纹路,就想起有些美好确实急不得。

下次遇到火烧眉毛的事,不妨试试放慢呼吸节奏。你会发现:说话慢条斯理能让谈判更从容,吃饭慢条斯理能尝出食材本味,连吵架时停顿三秒再开口,杀伤力都能减半。这大概就是快与慢的辩证法,藏在四个字的成语里,等着我们在生活里验证。

"慢条厮礼"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