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i fā hán yá
成语解释:见“戴发含齿”。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骂贼》:“雷海清呵!若不把一肩担,可不枉了戴发含牙人是俺。但得纲常无缺,须眉无愧,便九死也心甘。”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类
繁体字形:戴發含牙
英文翻译:Wearing hair with teeth
戴:1.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戴帽子。戴眼镜。戴红领巾。戴手套。2.头上顶着;承当着:披星戴月。戴罪立功。3.拥护;尊敬:爱戴。感戴。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含:1.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含一口水。含着橄榄。2.藏在里面;包括在内;容纳:含着眼泪。这种梨含水分很多。工龄满三十年以上(含三十年)者均可申请。3.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谈吐中含着一种失落感。
牙: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话说这“戴发含牙”啊,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招式?其实它是形容人外貌端正的成语,字面意思是头发梳得整齐、牙齿完好外露。举个例子,老张刚理完发,腰板挺直往门口一站,街坊邻居都夸他“戴发含牙精神头十足”,活脱脱社区形象代言人。
哎,这时候您可能要问了:“现在都用美颜滤镜了,这老掉牙的成语还有啥用武之地?”您别说,上次我参加线下相亲活动,主持人开口就是:“找对象不光看眼缘,戴发含牙的气质最能体现生活态度!”您瞧,老祖宗的智慧在现代社交场景照样能发光发热。
要我说啊,这成语背后藏着个核心问题:仪表堂堂到底重不重要?咱举个反例您就明白了。上周在便利店遇见个程序员小哥,虽然顶着三天没洗的油头,但人家三句就解决了我的手机卡顿问题。这事儿说明啥?仪表是加分项,真本事才是硬道理嘛!
不过话分两头说,我倒是觉得“戴发含牙”可以玩点新花样。比如朋友开的美甲店搞促销,广告词写成“十指戴发含牙般精致”,既保留了成语的韵味,又带出行业特色。您说这算不算老词新用的典范?
说到底啊,不管是职场面试还是日常社交,把自己收拾利索总归不吃亏。但咱也别走极端,比起过度包装的外表,由内而外的自信才是真正的“精神戴发,谈吐含牙”。您品,您细品,是不是这么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