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ū
  • ló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ù shū bù lóu

成语解释:见“户枢不蠹”。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唐·马总《意林》卷二引作“户枢不蠹”。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户樞不螻

英文翻译:a door-hinge is never worm-eaten

户枢不蝼的意思

户:1.门:门户。夜不闭户。2.人家;住户:户籍。专业户。3.门第:门当户对。4.户头:存户。账户。开户。5.用于家庭:全村有好几百户人家。6.姓。

枢:1.门的轴:户枢不蠹。2.中心的或关键的部分:中枢。枢纽。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蝼:〔蝼蛄〕也叫蛞蝼。俗称土狗子。通称蝲蝲蛄。昆虫。生活在土中,前足能掘土。是咬食农作物幼苗、根、茎的地下害虫。

成语评论

户枢不蝼”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拗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来源于一句古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大意是说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这个成语的核心是强调“动起来”的重要性。比如有人长期伏案工作,结果腰酸背痛,这时候家人可能会劝他:“你得像‘户枢不蝼’那样多活动,周末跟我去爬山吧!”

为什么“动”才是关键?想象一下小区里的健身器材:经常被使用的器材虽然旧了但依然牢固,而长期闲置的那台跑步机,螺丝早就生锈卡住了。这和人的身体、思维状态是一个道理——持续的小幅度行动,反而比完全静止更能维持生命力。

有个朋友的故事特别贴切。他退休后突然闲下来,整天看电视,结果记忆力明显衰退。后来参加了社区书法班,每周三次提着笔墨纸砚步行去上课,半年后血压降了,连买菜算账都比以前利索。这就像老式挂钟的发条,偶尔上弦才能保持走时准确。

现代人更需要理解这个成语。现在很多工作对着电脑一坐就是八小时,外卖软件让人连下楼吃饭都省了。这时候主动创造“动”的机会尤为重要:比如把水杯换成小容量,强迫自己多起身接水;用爬楼梯代替电梯;甚至只是工作时每隔半小时站起来拉伸。这些微小的行动,其实就是在实践“户枢不蝼”的智慧。

有个有趣的对比实验:两组程序员写代码,A组使用升降办公桌,每隔1小时站坐交替;B组整天坐着。三个月后,A组不仅颈椎问题减少,连代码出错率都更低。这说明身体活动状态确实会影响思维活跃度,就像门轴转动时不容易卡住那样。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对现代生活最大的启示在于:不要追求绝对的“静止稳定”。就像骑自行车时,完全停下反而容易摔倒,保持前行才能维持平衡。无论是身体健康、知识更新还是人际关系,都需要适度的“动态平衡”。下次当你觉得生活陷入停滞时,不妨先做个简单的改变——哪怕只是换个上班路线,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