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ǒu
  • yǎn
  • tōng
  • t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ǒu yǎn tōng tiān

成语解释: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这并不是她相信丈夫的能力,而是相信她自己的手眼通天。”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

繁体字形:手眼通天

英文翻译:exceptionally adept in trickery

手眼通天的意思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成语评论

提到“手眼通天”,大家可能会想到某些影视剧里的神秘人物。比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能上天庭闹事,下地府改生死簿——这算不算“手眼通天”?其实这个成语更多用来形容现实中那些“路子野”“关系硬”的人。

核心问题:手眼通天到底指什么? 举个真实案例:某企业家在政策变动前总能提前布局,不仅掌握行业动态,还能调动跨省资源化解危机。这种信息网+执行力的结合,就是现代版“手眼通天”。不过要注意,这个词本身带有中性色彩,既可褒扬能力出众,也可能暗指手段越界。

我在职场见过这样的前辈:供应商拖延时,他一个电话能让卡车连夜出发;项目遇阻时,他能找到关键人打开绿色通道。这种能力背后往往是多年积累的人脉和对规则的透彻理解。与其说他们“神通广大”,不如说是把社会运行规律摸透了。

为什么有人反感这个词? 有次听朋友吐槽:“我们领导总吹嘘自己手眼通天,结果遇到真问题只会推诿。”这说明大众对“手眼通天”存在认知分裂:当能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加分项,若沦为炫耀资本反而招致反感。关键在于是否创造真实价值。

观察发现,真正厉害的人往往低调。他们解决问题时像打通关游戏:知道哪个环节找谁沟通,哪种方式最高效。这种“精准操作”远比四处张扬更符合现代社会的“手眼通天”定义。毕竟在信息透明的时代,纯粹靠关系走捷径的空间正在缩小。

最后想提醒:与其羡慕别人的“通天本领”,不如培养自己的系统思维和资源整合能力。就像玩拼图,知道每块碎片该放哪里,比单纯收集碎片更重要。这才是新时代值得修炼的“通天神功”。

手眼通天的造句

  1. 造句 他对技术一窍不通,但在拉关系方面却手眼通天,很有一套。
  2. 造句 帝都商会果然手眼通天,就没有什么能瞒得过他们,想必金小棠对自己的一切早就洞若观火了吧?林沐雨点头一笑:“这不是来了吗?”。
  3. 造句 这小子真的手眼通天了?第一百五十七章:这可是两亿美元啊。
  4. 造句 ——也就是那种所谓的手眼通天的人物。
  5. 造句 陈氏取径多方,手眼通天,唐长孺誉之为“胜义微言若有神”,故拟作呼风唤雨、驱神遣鬼的入云龙。
  6. 造句 陈铭,标准的大纨绔,大衙内,家里有个手眼通天的父亲,家族背景堪称彪悍。
  7. 造句 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有时万马齐喑、万籁俱寂,有时风起云涌、风云际会,只有卓尔不群,手眼通天的豪杰之士,才能力挽狂澜,鼎足而立!
  8. 造句 华尔街的品行不端很难说是唯一危害经济的因素,而且华尔街里那些手眼通天的家伙可以在更大的全球范围内很容易地找到替罪羊的。
  9. 造句 如果王宇听到这个声音,肯定会有些印象,声音的主人就是当时在华天包厢中那个嚣张得不可一世的陈典,在银城手眼通天隆老板的司机兼保镖。
  10. 造句 刘啸不禁暗道流言可畏,同事把熊老板吹得神乎其神,都用上了“手眼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