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ǎ fèng lāo lóng
成语解释: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成语出处: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须打凤捞龙,别选元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挑选人才
繁体字形:打鳳撈龍
英文翻译:Fishing for the Phoenix and the Dragon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捞:1.从水或其他液体里取东西:打捞。捞饭。捞鱼。2.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趁机捞一把。3.顺手拿:披上衣服,捞起铁锹就走。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你听说过“打凤捞龙”这个成语吗?乍一听可能觉得奇怪:凤凰和龙都是传说中的神兽,为什么要“打”凤凰、“捞”龙呢?其实这个成语背后藏着古人独特的智慧。比如有人想同时做好两份高难度工作,结果两头落空,朋友可能会劝他:“你这是打凤捞龙,不如先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这个成语的核心矛盾是什么?答案是“贪多求全却难以兼顾”。就像想同时抓住天上的凤凰和水底的龙,两者方向完全相反,最终可能一无所获。举个现实例子:小明想同时准备考研和考公务员,结果每天只睡5小时,反而因为精力分散都没考好——这就是典型的打凤捞龙。
那有没有解决之道呢?我发现关键在于区分“想要”和“需要”。去年我朋友开店时,既想保持菜品质量又想快速扩张,结果差点倒闭。后来他选择先稳扎稳打做好口碑,反而用三年时间开出了三家分店。有时候暂时放下对“龙”的执念,反而能等到捕捉“凤”的最佳时机。
现代人常陷入类似的困境吗?看看那些同时报五个兴趣班的家长,或者想兼顾家庭事业的职场妈妈就知道答案。不过有意思的是,现在有些企业反而把这个成语逆向运用:比如互联网公司常说的“既要又要还要”,其实是逼着团队突破创新边界,这和成语原本的警示意味形成有趣对比。
从个人角度看,这个成语的智慧在于提醒我们认知自身局限。就像去菜市场买菜,提着活鱼追着跑山鸡,最后可能鱼跑了鸡飞了。不如先踏实买好青菜豆腐,说不定转角就遇到卖新鲜土鸡的摊位。生活的奇妙之处在于,当我们学会合理取舍时,机遇反而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
下次当你面临选择困境时,不妨问问自己:此刻追逐的到底是凤凰还是龙?或许答案就藏在古人这个充满画面感的成语里。毕竟人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需要智慧排列优先级的综合题,这或许就是“打凤捞龙”穿越千年依然鲜活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