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èng
  • láo
  • ló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ǎ fèng láo lóng

成语解释:亦作“打凤捞龙”。①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②喻设法寻找合适的人选。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安排下打凤牢龙,准备着天罗地网,也不是待客筵席,则是个杀人、杀人的战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打鳳牢龍

英文翻译:Fight the Phoenix and the Dragon

打凤牢龙的意思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牢:1.养牲畜的圈(juàn):虎牢。亡羊补牢(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牢笼。2.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牢(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3.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牢。坐牢。4.结实,坚固,固定:牢固。牢稳(a.稳妥可靠;b.物体稳定,不摇晃)。牢记。牢不可破。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打凤牢龙”这成语,估计不少人得挠头:这到底是啥意思啊?说白了,它其实比喻用手段笼络人才或控制杰出人物。比如《三国演义》里曹操对关羽又是送赤兔马又是封汉寿亭侯,这操作不就是在“打凤牢龙”吗?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现代企业高薪挖人的古代版本嘛!

等等,这成语真能在日常生活里用上?嘿,您别说,前两天隔壁公司老王就被竞争对手用股权激励“打凤牢龙”挖走了。不过话说回来,这手段用好了叫求贤若渴,用歪了可就成了职场PUA,关键得看出发点对不对路。

要说这成语的妙处,它可比“三顾茅庐”多了点主动性。举个跨界的例子,就像电竞战队经理连夜蹲守天才选手的直播间,又是刷火箭又是约试训——这不就是现代版的“打凤牢龙”吗?不过依我看啊,现在年轻人更吃“真诚必杀技”,光靠套路容易翻车。

您猜怎么着?这成语还能用在家庭教育上。有些家长给孩子报七八个兴趣班,美其名曰“全面培养”,其实跟“打凤牢龙”的逻辑异曲同工——都想把好苗子攥自己手里。但咱得说句掏心窝的话:凤凰终究要翱翔九天,真龙岂会困于浅滩?该放手时还得放手。

说到底,“打凤牢龙”就像把双刃剑。用在企业战略上能储备人才,用在人际交往里容易过犹不及。要我说啊,与其费劲巴拉地“打”和“牢”,不如把自己活成梧桐树——凤凰自然来栖,这道理您品出来没?

"打凤牢龙"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