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ēng
  • d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ī kēng dǎo xū

成语解释:见“批亢捣虚”。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凡为元帅须要机谋,批吭捣虚,为头说谎,调皮无赛。”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抓住要害而打击其空虚

繁体字形:批吭搗虚

英文翻译:attack the enemy at his weak points

批吭捣虚的意思

批:1.用手掌打:批颊(打嘴巴)。2.刮;削。3.对下级文件表示意见或对文章予以批评(多指写在原件上):批示。批改。审批。批公文。4.批判;批评:批驳。挨了一通批。5.大量或成批(买卖货物):批发。批购。6.指批发或批购:批了点儿货。7.用于大宗的货物或多数的人:一批纸张。今年第一批到边疆去的同学已经出发。8.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线批儿。麻批儿。

吭:[kēng]出声;说话:一声不吭。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儿,你就吭一声。[háng]喉咙:引吭高歌。

捣:1.用棍子等的一端撞击:捣蒜。捣米。用胳膊肘捣了他一下。直捣敌营。2.捶打:捣衣服。3.搅扰:捣乱。捣麻烦。

虚:1.空;空虚:弹不虚发。乘虚而入。2.不符合真实情况:弄虚作假。3.不自满:谦虚。4.害怕;勇气不足:心虚。胆虚。5.副词。白白地:虚度。6.虚弱:气虚。体虚。7.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虚。8.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成语评论

批吭捣虚”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的含义其实很实用——指在对抗中直接攻击对方的要害或薄弱环节。比如在辩论赛上,小王发现对手的论据主要依赖一份过时的数据,他立刻指出:“您引用的报告发布于2015年,而过去八年行业标准已经更新了三次。”这种精准打击让对方顿时哑口无言。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抓住重点”有什么区别?其实核心差异在于“主动性”。好比下象棋时,普通玩家盯着眼前的棋子,高手却会提前三步切断对方的车马联系。就像疫情期间,某口罩厂没有跟风扩大生产线,反而转型研发可重复使用的纳米滤芯,这正是抓住了市场对环保产品的潜在需求。

我在工作中就遇到过类似情况。公司新产品上线后销量平平,当我们把推广资源从社交媒体转向专业论坛,针对工程师群体做定向讲解,两个月内订单量翻了四倍。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解决问题就像拆毛衣,找到那根关键的线头轻轻一扯,比胡乱拉扯要高效得多。

现代人常陷入“努力陷阱”,总觉得拼命加班就能成功。但观察那些真正解决问题的高手,他们更像针灸师而非拳击手。有个餐饮创业者朋友的故事特别典型:当所有同行都在比拼优惠力度时,他发现附近写字楼白领最大的痛点是等餐时间长,于是推出“扫码预点餐+保温配送柜”服务,单店月营收直接增长30%。

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在于培养“结构洞察力”。就像整理乱成一团的耳机线,与其费劲捋顺每一处缠绕,不如先找到那个打结的枢纽点。这种思维迁移到生活中,可以是处理家庭矛盾时先找准核心分歧点,也可以是学习新技能时优先攻克关键操作步骤。

下次遇到棘手难题时,不妨先停下来画张关系图。用彩色笔标出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往往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节点发现突破口。毕竟,智慧的选择永远比盲目的忙碌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