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āo
  • há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āo qī qì hái

成语解释:抛:丢弃。丢弃妻子儿女。形容逃难时的凄惨状况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望烟尘一派,抛妻弃孩,团圆难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逃难慌乱时

繁体字形:抛妻棄孩

英文翻译:To abandon a wife and a child

抛妻弃孩的意思

抛:1.扔;投掷:抛球。抛物线。抛砖引玉。2.丢下:抛妻别子。跑到第三圈,他已经把别人远远地抛在后面了。3.暴露:抛头露面。4.抛售:抛出股票。

妻:[qī]妻子(qī·zi):夫妻。未婚妻。妻离子散。妻儿老小。[qì]把女子嫁给(某人)。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孩:1.幼童。2.子女。

成语评论

抛妻弃孩”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负责任地离开家庭,但为什么要用这么重的词?我们先看个例子:老张为了追求“自由生活”,突然消失不见,妻子既要照顾生病的孩子,又要打工还债。邻居们提起他都摇头:“这人真是抛妻弃孩,良心被狗吃了!”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有人这么做吗?其实这样的现象并未绝迹。比如某短视频博主曾记录过真实案例:山区留守儿童对着镜头说“爸爸去城里后再没回来”,母亲在采石场边干活边抹泪。这些画面提醒我们,成语背后的现实问题依然存在。

换个角度想,为什么这类行为格外遭人唾弃?我在走访社区时发现,多数人认为这种行为突破了“做人底线”——就像盖房子抽走地基,家庭关系瞬间崩塌。有位心理咨询师告诉我:“突然的家庭断裂,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远超物质匮乏。”

不过要注意,“抛妻弃孩”和正常离异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单方面逃避责任,后者可能经过妥善安排。就像电视剧《家的方向》里演的那样,男主角离婚后坚持每月探望孩子,定期支付抚养费,这种就不属于成语批判的对象。

有个有趣的现象:老一辈人常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现在年轻人更注重婚姻质量。但无论观念如何变化,主动承担养育责任始终是共识。最近看到新闻,有个外卖小哥带着婴儿送餐,妻子重病住院,他说:“再难也不能让孩子成‘弃婴’。”这种担当,或许就是对抗“抛妻弃孩”的最好解药。

当我们讨论这个成语时,本质上是在探讨责任与自由的平衡。选择家庭就意味着接受甜蜜的负担,就像春天播种需要耐心等待,家庭建设也需持续投入。那些半途而废的人,不仅失去亲情纽带,更可能在社会评价体系中付出代价。

观察城市广场的鸽子群会发现,离群的鸽子往往飞得更吃力。家庭何尝不是这样?与其说“抛妻弃孩”在批判某类人,不如看作在提醒:生命中的羁绊,有时候恰恰是让我们飞得更稳的翅膀。

"抛妻弃孩"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