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óng
  • guà
  • c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ī hóng guà cǎi

成语解释:披红绸和彩帛,以示荣宠、慰劳或喜庆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郡买办物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喜庆等

繁体字形:披紅掛彩

英文翻译:To hang a ribbon in red

披红挂彩的意思

披:1.覆盖或搭在肩背上:披着斗篷。披星戴月。2.打开;散开:披卷。纷披。3.(竹木等)裂开:这根竹竿披了。

红:[hóng]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5.红利:分红。6.姓。[gōng]见〖女红〗。

挂:1.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挂钟。把大衣挂在衣架上。墙上挂着一幅世界地图。一轮明月挂在天上。2.(案件等)悬而未决;搁置:这个案子还挂着呢。一时不好处理的问题先挂起来。3.把话筒放回电话机上使电路断开:电话先不要挂,等我查一下。4.指交换机接通电话,也指打电话:请你挂总务科。给防汛指挥部挂个电话。5.钩:钉子把衣服挂住了。6.(内心)牵挂:他总是挂着家里的事。7.(物体表面)蒙上;糊着:衣服上挂了一层尘土。瓦器外面挂一层釉子。脸上挂着笑。8.登记:挂失。挂一个号。9.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挂四轮大车。十多挂鞭炮。

彩:1.颜色:五彩。彩云。2.彩色的丝绸:剪彩。张灯结彩。3.称赞夸奖的欢呼声:喝彩。博得满堂彩。4.花样;精彩的成分:丰富多彩。5.赌博或某种游戏中给得胜者的东西:得彩。中彩。彩票。6.戏曲里表示特殊情景时所用的技术;魔术里用的手法:火彩。带彩。彩活。7.指负伤流的血:挂彩。彩号。8.姓。

成语评论

披红挂彩”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的是人们为了庆祝喜事,把红色绸缎或装饰物挂在身上或布置在环境中的场景。比如:“村里新建的文化中心落成时,乡亲们披红挂彩,敲锣打鼓,热闹得像过年一样。”这样的画面是不是瞬间让人感受到喜庆的氛围?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传统节日吗?”当然不是!比如一家公司完成重大项目后,老板可能会说:“这次庆功宴咱们也得披红挂彩,让团队感受到这份荣誉。”这说明它不仅适用于民俗活动,也能为现代生活中的成功时刻增添仪式感。

为什么人们偏爱用红色来烘托气氛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红色代表着热情与活力。就像婚礼现场常见的红灯笼和红毯,这种视觉冲击能快速调动情绪。记得有次参加社区义卖,组织者特意在摊位系上红丝带,原本冷清的角落立刻吸引了更多路人驻足——这就是“披红挂彩”带来的神奇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的使用其实很灵活。既能描述具体场景:“电商大促期间,购物网站首页披红挂彩推出限时折扣”,也能比喻抽象状态:“老艺术家退休时,业界同仁用掌声和鲜花为他披红挂彩”。这种从具象到意象的延伸,让语言表达更生动。

在实际运用中,我发现适度创新能让传统成语焕发新意。比如在儿童绘本里,可以这样描写:“小恐龙的生日派对上,朋友们用彩虹糖和亮片给它披红挂彩”。既保留了喜庆的核心含义,又加入了符合现代审美的元素,这样的改编更容易被年轻群体接受。

下次当你需要营造欢快氛围时,不妨试试“披红挂彩”这个成语。它就像语言中的中国结,既能传承文化记忆,又能编织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热闹图景。毕竟生活中的仪式感,有时候就是从这些充满温度的表达开始的。

披红挂彩的造句

  1. 造句 节日到了,商店里披红挂彩,装扮的十分鲜艳夺目。
  2. 造句 见得人都说,那匾披红挂彩,镌了四个斗大金字——德为福基。
  3. 造句 两人回到家,只见整个风府披红挂彩,比起昨天来,又多了一分喜庆。
  4. 造句 接着,一个个披红挂彩的新汉人穿着汉人传统的衣服,慢慢的走上了前台。
  5. 造句 大殿前四个雪人披红挂彩,怪模怪样,与那些瑞兽并列在一处,倒是让这里一贯的庄重显得有点跳脱。
  6. 造句 小东门外的青莲阁怎么样?青莲阁独门独户,院中披红挂彩,还有一个大天井,档次够高。
  7. 造句 他看见严鸿披红挂彩,满面春风,酒气熏熏地进屋来,一把扯掉胡晚娘的盖头。
  8. 造句 今天长孙家披红挂彩庆祝长孙家小姐诞辰一周岁。
  9. 造句 却说今夜李媚姐家张灯扎花,披红挂彩,热闹非凡,连李媚姐都穿的正统严实喜气洋洋。
  10. 造句 四处披红挂彩,喜气洋洋,每个人脸上都是笑逐颜开,愉悦之情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