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ào
  • ji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ào fó jiǎo

成语解释:比喻平时没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成语出处:唐·孟郊《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慌忙应付

繁体字形:抱佛脚

英文翻译:Embrace the Buddha's feet

抱佛脚的意思

抱:1.用手臂围住:母亲抱着孩子。2.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听说你抱孙子了。3.抱养(孩子):这孩子是抱的,不是她生的。4.结合在一起:大家抱成团,就会有力量。5.心里存着(想法、意见等):青年人都抱着远大的理想。对他的这种决定,许多人抱有看法。6.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两抱粗的大树。7.孵(卵成雏):抱小鸡儿。抱窝。

佛:[fó]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fú]1.〔仿佛〕同“仿”。2.古同“”,违背,违反。[bì]古同“”,辅弼。[bó]古同“”,兴起。

脚:[jiǎo]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2.物体的最下部:山脚。墙脚。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jué]同“角(jué)”。现多用角。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抱佛脚”这成语,大家肯定不陌生吧?说白了,这就是临时突击、紧急补救的代名词。比如考试前一晚狂翻课本,或者开会前五分钟疯狂改PPT,这些场景你懂的——典型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问题来了:为啥非要用“佛脚”来比喻呢?这个说法其实有典故。传说古代有人犯了罪,情急之下一把抱住寺庙的佛像求饶,官府居然真放过了他。说白了,这就是在强调“急中生智但未必靠谱”的意思,和咱们现在考前通宵复习的状态简直一模一样。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同事老王下周要汇报年度计划,结果提前三天才开始查数据做表格。你问他为啥不早点准备?他准会挠头说:“害,这不最近太忙了嘛!”——这波操作,活脱脱的职场版抱佛脚

那问题又来了:抱佛脚真的有用吗?说实话,这事儿得看情况。比如背诵英语单词,突击三天可能考完就忘;但要是学骑自行车,临时多练几小时倒真能见效。关键得看这事儿是“知识积累型”还是“肌肉记忆型”,你品,你细品。

不过话说回来,我总觉得现代社会对“抱佛脚”宽容多了。现在流行什么“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这不就是给临时抱佛脚找了个体面的说法吗?就像朋友总说“我习惯高压工作”,其实可能只是拖延症晚期。

最后插句个人看法:偶尔抱佛脚没啥,但别养成习惯。毕竟就像做菜,大火爆炒能救急,小火慢炖才入味。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抱佛脚的造句

  1. 造句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2. 造句 经过次考试,我终于明白了考试要脚踏实地能临时抱佛脚.
  3. 造句 每到期末考时,就会看到同学们夜以继日地猛抱佛脚。
  4. 造句 学习要靠平时的积累,别到了临时才囫囵吞枣的抱佛脚,这是不可取的。
  5. 造句 我们不能考试抱佛脚,平时学习就应该发扬悬梁刺股的精神。
  6. 造句 张强上课不认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简直是舍本逐末。
  7. 造句 考前抱佛脚,夜半灯莫少。不求名次高,只求过线好。早知今日迟,何必当初遥。求神烧香帮不了,努力上进才最好!
  8. 造句 临时抱佛脚好过临死抱佛脚啊。
  9. 造句 每次临时抱佛脚的时候,佛总是给我一脚。
  10. 造句 十年苦读为今朝,迎考心态很重要。不能临时抱佛脚,越看越想心越慌。考前定要休息好,从从容容发挥高。祝你高考顺利,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