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á shí shī wǔ
成语解释: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成语出处:《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才选拔
繁体字形:拔十失五
英文翻译:Lose five in ten
拔: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剑。拔刺。拔了一颗牙。拔了祸根。2.吸出(毒气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选(多指人才):选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类拔萃。6.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连拔敌军三个据点。7.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见〖工尺〗。
大伙儿听过“拔十失五”这个成语吗?哎,乍一听是不是有点儿懵?别急,咱先掰扯掰扯这词啥意思。说白了,它原本指从十个人里选人才,结果五个都不靠谱,比喻做事目标高但实际效果打折扣。比方说啊,公司搞了个“百里挑一”的招聘会,最后招进来的人一半儿都干不满试用期——这不就是典型的拔十失五嘛!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为啥会出现这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情况呢?嘿,关键就在于“标准”俩字儿。就像老张头儿种菜,非得按教科书上的标准挑种子,结果地里的苗儿蔫了一半——他光盯着种子够不够圆,压根没考虑自家地里的土质啊!所以说啊,目标定太高容易扯着胯,得学会因地制宜。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成语真就全是贬义吗?我倒觉得未必。拿咱们学生时代来说,老师总让背五十首古诗,最后能记住三十首的就算学霸了。您瞧,虽然丢了二十首,可这不还赚了三十首么?所以说啊,有时候“失”里藏着“得”,重点得看这事儿值不值得下本钱。
咱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里王阿姨张罗相亲大会,号称要给二十个姑娘找对象,最后成了五对儿。您要非按成语来说这是拔十失五,可街坊们都说王阿姨这事儿办得漂亮——五对新人够办集体婚礼了,总比空着强吧?您品,您细品,这世上的事哪有十全十美的?
说到底,“拔十失五”给咱提了个醒:既要敢想敢干,也得心里有杆秤。就像我二叔开饭馆那会儿,菜单上整三十道大菜,结果厨师忙得脚打后脑勺。后来砍掉十五道冷门菜,生意反倒更红火了。您说这事儿妙不妙?有时候啊,少即是多,合适比完美更重要。
下次再碰上类似情况,咱不妨学学裁缝量体裁衣的智慧。定目标时别光顾着数人头,多想想怎么把有限的劲儿使在刀刃上。就像老话说的,宁吃仙桃一口,不啃烂杏一筐,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