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á shí dé wǔ
成语解释: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成语出处:《新唐书 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才选拔
繁体字形:拔十得五
英文翻译:get fifty percent
拔: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剑。拔刺。拔了一颗牙。拔了祸根。2.吸出(毒气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选(多指人才):选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类拔萃。6.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连拔敌军三个据点。7.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见〖工尺〗。
哎,咱们今天唠唠这个“拔十得五”的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摸不着头脑?别急,咱先拆字儿理解。字面意思是从十个人里挑出五个,但核心说的可不是数学题,而是讲选拔人才时“成功率不算高,但也不算太差”的中间状态。比如老张开公司招人,面了十个应聘者,最后留下五个能用的,这时候就能拍拍大腿说:“这回算是拔十得五,够用了!”
等等,这成语到底是夸人还是损人啊?其实关键看语境!如果团队原本要求极高,拔十得五可能暗示“标准放水了”;但如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筛出一半可用之才,反而显得效率不错。就像咱种菜时挑种子,十颗里五颗能发芽,那可比颗粒无收强多了对吧?
话说回来,现在职场里这现象可不少见。前阵子我朋友公司搞校招,HR小姐姐私下跟我吐槽:“现在年轻人简历写得漂亮,真来干活儿能顶事儿的,十来个里也就四五个。”您听听,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拔十得五嘛!不过我倒觉得,与其抱怨成功率低,不如优化选拔机制——好比淘金,筛网眼太粗会漏掉金子,太细又浪费时间,找准平衡点才是真本事。
有人可能要问,这跟“百里挑一”有啥区别?哎哟,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拔十得五讲究的是实用主义,好比吃自助餐挑能吃饱的菜;百里挑一追求的是极致精品,像在拍卖会抢古董。前阵子帮学校社团选节目,二十个提案里留了八个,校长点评时说了句“咱们这是拔十得四,质量数量兼顾”,您品品,这话里透着股实事求是的智慧。
依我看啊,这成语最妙的是教会咱们接受不完美。就像做菜不可能每道都是满汉全席,十个创意里能出五个爆款,那已经值得开香槟庆祝了。下次遇到选拔人才或者做决策的时候,不妨念叨句“拔十得五也挺好”,毕竟嘛,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保持平常心才能走得更远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