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ì
  • chū
  • l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á cuì chū lèi

成语解释:同“出类拔萃”。指高出众人。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 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品行或才能等

繁体字形:拔萃出類

英文翻译:Extractive

拔萃出类的意思

拔: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剑。拔刺。拔了一颗牙。拔了祸根。2.吸出(毒气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选(多指人才):选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类拔萃。6.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连拔敌军三个据点。7.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萃:1.草丛生。2.聚集。也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荟(huì)萃。出类拔萃。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类:1.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种类。分类。同类。2.用于性质或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分成几类。两类性质的问题。3.类似:类人猿。类新星。画虎不成反类狗。4.姓。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拔萃出类”这个成语,咱得先整明白它到底啥意思对吧?说白了,就是在一堆人或者东西里头,突然冒出个特别牛的存在。比如《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那计谋和格局,简直是“拔萃出类”的典型代表——别人还在琢磨怎么守城,他直接玩空城计,把司马懿都整懵圈了!

这时候有人就好奇了:“为啥非得用这个成语?直接说‘优秀’不行吗?”嘿,问得好!其实“拔萃出类”不只是夸人厉害,更强调在特定环境里的碾压级优势。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同事聚餐时,小王随手用Excel三分钟搞定老板要的复杂报表,而其他人还在手动敲计算器。这种对比下用“拔萃出类”,画面感直接拉满,懂吧?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这个时代想做到拔萃出类容易吗?个人觉得啊,关键得找准赛道。就像短视频平台上的手工达人老李,别人做木雕还在临摹传统样式,他愣是把《流浪地球》的太空站给雕出来了,播放量直接破百万。这种“人无我有”的差异化操作,可不就是现代版的拔萃出类嘛!

再唠个有意思的现象。你发现没?现在连奶茶店都在玩“拔萃出类”的套路。街角那家新开的店,别人家卖珍珠奶茶,他家整出个“火锅底料奶茶”,虽然听着离谱,但年轻人排着队打卡。这事儿说明啥?有时候突破常规反而能脱颖而出,不过前提是得摸准市场脉搏,你说对不?

最后插句个人观点哈:拔萃出类这事儿吧,既要实力过硬,也得有点“反骨精神”。就像我邻居家的猫,别的猫见了激光笔就疯追,它偏要蹲在投影仪的光圈里摆pose,结果成了小区网红猫。所以说啊,有时候打破常规的勇气,可能比单纯的努力更重要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