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ún
  • chū
  • l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á qún chū lèi

成语解释:指高出众人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必有天才,拔群出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多指才能

繁体字形:拔羣出類

英文翻译:Group out

拔群出类的意思

拔: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剑。拔刺。拔了一颗牙。拔了祸根。2.吸出(毒气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选(多指人才):选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类拔萃。6.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连拔敌军三个据点。7.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群: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鸡群。建筑群。成群结队。2.众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一群孩子。一群马。5.姓。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类:1.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种类。分类。同类。2.用于性质或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分成几类。两类性质的问题。3.类似:类人猿。类新星。画虎不成反类狗。4.姓。

成语评论

说到“拔群出类”这个成语,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特别优秀,远远超过同类。比如:“小明在编程比赛中拔群出类,直接拿下了冠军!”你看,这不就是“鹤立鸡群”的另一种说法嘛!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有人能“拔群出类”呢?咱们接着唠。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每次做PPT都特别有创意,数据清晰、设计亮眼,老板一看就夸:“你这真是拔群出类啊!”这时候大家可能想问:他的秘诀是啥?说白了,无非是比别人多花时间琢磨细节,或者天生对视觉表达敏感。不过说实在的,光靠天赋可不够,后天的练习才是硬道理。毕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嘛!

再往深了想,这个成语其实和现代社会特别搭。比如现在短视频平台那么多,为啥有的人能火?不就是因为内容拔群出类嘛!要么选题角度刁钻,要么剪辑手法新颖。这时候可能有人杠了:“这不就是运气好吗?”哎,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运气确实重要,但前提是你得先有“被运气砸中”的实力。就像老话说的:“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普通人怎么才能做到拔群出类呢?个人觉得啊,关键得找到自己的“长板”。比如有人擅长沟通,那就在团队协作里多发挥;有人逻辑强,就钻研数据分析。千万别拿自己的短板跟别人的长板硬磕,这不自己找罪受嘛!就像打游戏选角色,法师非要去和战士拼近战,那能赢才怪嘞!

最后提一嘴,这个成语其实提醒咱们:优秀没有统一标准。有人考试拿满分是拔群出类,有人能三句话哄好炸毛的客户同样是本事。所以啊,与其焦虑自己不够“出类”,不如先把手头的事儿做到极致。说不定哪天别人一抬头,发现你已经站在山顶挥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