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én
  • q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ū wén qiān sú

成语解释:拘:拘束;牵:牵制,束缚。受到繁文陋俗的束缚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且夫贤君之践位也,岂特委琐握踟,拘文牵俗,修诵习传,当世取悦云尔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拘文牽俗

英文翻译:To stick to the culture and lead the custom

拘文牵俗的意思

拘:[jū]1.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2.限,限制:拘束。拘谨。不拘小节。3.固执,不变通:拘泥。拘礼。拘迂。[gōu]遮蔽:“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牵:1.拉着使行走或移动:牵引。牵着一头牛往地里走。2.牵涉:牵连。牵制。3.姓。

俗: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成语评论

"拘文牵俗"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描述的现象其实很常见。举个例子,某公司要求所有报销单必须用蓝色钢笔填写,哪怕员工用黑色签字笔写得清清楚楚,财务也坚决拒收。这时候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纠结颜色呢?答案很简单——规则被当成了目的本身,反而忘了制定规则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效率。

再比如社区里有个传统,每年春节必须集体包饺子。年轻一代提出想尝试火锅聚餐,立刻被长辈批评"坏了规矩"。有人疑惑:传统难道不能与时俱进吗?其实习俗的价值在于凝聚人心,而不是固守形式。就像饺子皮包着肉馅是传统,换成虾滑或芝士馅的创意饺子,不也很有趣吗?

这种思维惯性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发现很多时候源于"安全区依赖"。就像小孩学走路时扶着椅子,明明已经会跑了还不敢松手。工作中见过太多"我们向来如此"的案例,有个商场坚持纸质会员卡制度,结果客户流失率比隔壁用电子会员系统的商家高出三倍。

不过完全否定传统也不明智。老家祠堂翻修时,施工队想用钢结构替代木榫工艺,被老师傅们制止了。后来发现木结构不仅更抗震,还保留了独特的建筑美学。这说明关键要区分什么是精髓、什么是形式——就像智能手机保留了通讯核心功能,却改变了按键操作方式。

有个朋友的故事特别启发人:他开的茶馆既供应功夫茶,也卖冷萃茶配小蛋糕。开始被同行嘲笑"不伦不类",结果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顾客。现在想来,文化的生命力本就在于融合创新。就像成语说的"流水不腐",真正重要的东西,从来不怕被重新诠释。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多问句:"这个规定的本质需求是什么?"或许会发现,用电子发票代替纸质存档、用视频拜年代替登门拜访,只要达到传递情谊或提高效率的目的,形式创新反而能让传统焕发新生。毕竟,没有人会责怪电灯取代了蜡烛,只要它同样能照亮房间。

"拘文牵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