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uǐ
  • li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ō zuǐ liáo yá

成语解释:撩:引逗,挑弄。指挑拨是非,胡言乱语

成语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围释》:“中间放着个蓼儿洼,明助着番家打汉家。通事中间,拨嘴撩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搬弄是非

繁体字形:撥嘴撩牙

英文翻译:Pick one's mouth and lift one's teeth

拨嘴撩牙的意思

拨:1.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拨门。拨船。拨开云雾。2.分出一部分发给;调配:拨粮。拨款。拨两个人到锻工车间工作。3.掉转:拨头便往回走。4.用于成批的人或物:工人们分成两拨儿干活儿。大家轮拨儿休息。

嘴: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的话:嘴甜。别多嘴。

撩:[liáo]撩拨:撩逗。春色撩人。一番话撩得他动心了。[liāo]1.把东西垂下的部分掀起来:撩起帘子。把头发撩上去。2.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先撩些水然后再扫地。

牙: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成语评论

哎呦喂,各位看官,今儿咱来唠唠这个成语——“拨嘴撩牙”。话说这词儿乍一听,是不是有点儿“张牙舞爪”的亲戚味儿?不过啊,它可不太一样!咱先举个栗子:比如胡同口的老王头,跟街坊聊天时总爱添油加醋,把小事儿说成“天塌了”。这时候李婶儿就会笑骂:“你这人咋又拨嘴撩牙的?再胡扯,菜市场的大白菜都得被你吹上天咯!”

等等,问题来了——这成语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它形容人说话夸张、挑拨是非,甚至带点儿煽风点火的劲儿。就像你朋友跟你吐槽同事,结果越说越离谱,连人家喝咖啡先放糖还是奶都能编出个“职场宫斗剧”。这时候你八成会翻白眼:“打住打住,别搁这儿拨嘴撩牙了成不?”

那有人要问了:“这词儿用多了会不会显得刻薄?”嘿,您还别说!个人觉着啊,语言就像炒菜的火候,关键看场合。比如公司开会时,要是有人总把提案往极端了说,领导八成得敲桌子:“咱们讲事实摆数据,别老拨嘴撩牙整那些虚头巴脑的!”您瞧,这时候用这成语,既点明了问题,又不失幽默感。

再整段生活化的例子:周末家庭聚餐,小侄子举着啃了一半的鸡腿嚷嚷:“姑姑做的菜比米其林大厨强一百倍!”全桌人顿时笑喷。他爸立马接茬:“臭小子,拍马屁也别拨嘴撩牙啊!回头你姑真信了,下周还得做十盘红烧肉!”您品品,这词儿用在这儿,是不是既有提醒又透着亲昵?

说到底啊,语言这玩意儿就是双刃剑。用“拨嘴撩牙”形容人,重点不在批评,而在提醒大伙儿:沟通嘛,真诚才是必杀技。就像咱北方人常说的,唠嗑得唠实在嗑,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下次遇到嘴上跑火车的主儿,您不妨笑着来句:“兄弟,收收神通吧,再拨嘴撩牙下去,牛都得被你吹得满天飞喽!”

"拨嘴撩牙"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