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í dāo zhí gùn
成语解释:拿着刀枪棍棒准备打架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持刀执棍的逼勒。”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用于动武
繁体字形:持刀執棍
英文翻译:Holding knife and stick
持:1.拿着;握着:持枪。2.保守住:维持。持久。3.掌握;料理:主持。勤俭持家。4.挟制:挟持。胁持。5.对抗:相持不下。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执:1.拿着;掌握:执笔。执政。2.坚持;固执:执意不肯。3.捉住:被执。4.凭证;单据:执照。回执。5.执行:执法施令。6.交谊深厚、志趣相同的朋友:执友。父执。
棍:[gùn]1.棒:棍子。棍术。棍棒。木棍。铁棍。2.称坏人:恶棍。赌棍。[hùn]1.捆扎:“棍申椒与菌桂兮,赴江湖而沤之”。2.古同“混”,混成。
哎,说到“持刀执棍”这个成语,估计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这词儿真的存在吗?”(笑)其实啊,它更像是咱们民间口语化的表达,用来形容人拿着武器准备干架的架势。比如说:“老王和邻居吵得脸红脖子粗,差点儿就要持刀执棍冲出去拼命了。”说白了,就是形容冲突升级到动手的边缘。
那问题来了——为啥非得用“刀”和“棍”呢?嘿,这里头可有讲究。刀代表锋利直接的攻击性,棍子则象征暴力但相对“钝感”的手段,组合起来可不就是全方位展示冲突的烈度嘛!举个反例:要是换成“持笔执书”,那画面立马变成文人雅士开读书会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不过啊,咱们得拎清重点:这成语的核心可不是鼓励暴力!恰恰相反,它像面照妖镜,照出人在情绪失控时的危险状态。好比上周社区调解的案例,张婶和李叔因为停车位闹矛盾,原本只是口角,结果李叔抄起扫帚就要理论——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持刀执棍”心态吗?幸亏居委会及时赶到,不然可要出大乱子。
说到这儿,我倒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年轻人处理矛盾可比老一辈高明多了!前两天看短视频,俩小哥在地铁里因为踩脚差点动手,结果其中一人突然掏出手机:“兄弟,要不咱加个微信,你发个收款码我赔钱?”您瞅,这不就是新时代的“化干戈为玉帛”吗?所以说啊,关键还得看当事人有没有化解矛盾的智慧。
最后得提一嘴,语言这东西就像活水,总在流动变化。虽然“持刀执棍”现在听着有点江湖气,但保不齐哪天就被赋予新含义。就像前阵子看到的职场段子:“甲方提需求时那叫一个持刀执棍,改方案改得我们键盘冒火星子!”您品,这用法是不是既传神又透着股黑色幽默?说到底啊,咱老祖宗留下的语言智慧,关键看咱们怎么用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