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à dù qiān xīn
成语解释: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
成语出处:元·王元鼎《雁传书》套曲:“从今,再不去梦里搜寻,再不去愁中加病,再不去挂肚牵心。”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掛肚牽心
英文翻译:Care about your heart
挂:1.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挂钟。把大衣挂在衣架上。墙上挂着一幅世界地图。一轮明月挂在天上。2.(案件等)悬而未决;搁置:这个案子还挂着呢。一时不好处理的问题先挂起来。3.把话筒放回电话机上使电路断开:电话先不要挂,等我查一下。4.指交换机接通电话,也指打电话:请你挂总务科。给防汛指挥部挂个电话。5.钩:钉子把衣服挂住了。6.(内心)牵挂:他总是挂着家里的事。7.(物体表面)蒙上;糊着:衣服上挂了一层尘土。瓦器外面挂一层釉子。脸上挂着笑。8.登记:挂失。挂一个号。9.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挂四轮大车。十多挂鞭炮。
肚:[dù]1.腹部:肚子。2.物体圆而突起像肚子的部分:腿肚子。[dǔ]用作食品的某些动物的胃:猪肚子。羊肚儿。
牵:1.拉着使行走或移动:牵引。牵着一头牛往地里走。2.牵涉:牵连。牵制。3.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挂肚牵心”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呢?咱们先看个场景:老张的儿子第一次出国读书,他每天都要翻翻天气预报,看到目的地刮风下雨就坐立不安。妻子笑话他:“你这人就是挂肚牵心,孩子都二十岁了还当三岁娃娃管。”你看,这里既点出了父母对子女的天然牵挂,又带点生活化的幽默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牵肠挂肚”有啥区别?其实两者意思相近,但“挂肚牵心”更侧重心理层面的持续关注。比如同事负责重大项目时,领导私下说:“小王这次压力大,咱们得多留意,别让他一个人挂肚牵心地硬扛。”这里用在工作场景里,既表达了关心,又暗示需要团队支持。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表达“甜蜜的负担”。就像邻居李阿姨总给外地工作的女儿寄家乡特产,女儿视频里撒娇:“妈您别老挂肚牵心的,我冰箱都被腊肠塞满啦!”这种日常对话里藏着两代人的情感流动——长辈的牵挂化为具体行动,年轻人的回应带着温暖的无奈。
现代人常说“距离不是问题”,但真正能做到不挂肚牵心的又有几个?上周在地铁见到个有趣画面:穿西装的上班族盯着手机皱眉,原来是在看宠物监控——家里的猫主子绝食抗议了。你看,当代人的牵挂对象早就不限于人类,这种情感迁移倒是给老成语添了新注解。
说到底,挂肚牵心是人类情感的天然分泌物。就像春天播种的农民会盯着云彩看雨势,创业者熬夜等投资方回复邮件,这种带着温度的关注本身,或许比结果更重要。下次当你想说“特别惦记”时,试试换成“挂肚牵心”,立马让表达多了三分文采七分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