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à dù qiān cháng
成语解释:极言牵挂,挂念。
成语出处:《白雪遗音·岭儿调·从别后》:“从别后……心儿里挂肚牵肠,废寝忘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掛肚牽腸
英文翻译:be much worried about
挂:1.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挂钟。把大衣挂在衣架上。墙上挂着一幅世界地图。一轮明月挂在天上。2.(案件等)悬而未决;搁置:这个案子还挂着呢。一时不好处理的问题先挂起来。3.把话筒放回电话机上使电路断开:电话先不要挂,等我查一下。4.指交换机接通电话,也指打电话:请你挂总务科。给防汛指挥部挂个电话。5.钩:钉子把衣服挂住了。6.(内心)牵挂:他总是挂着家里的事。7.(物体表面)蒙上;糊着:衣服上挂了一层尘土。瓦器外面挂一层釉子。脸上挂着笑。8.登记:挂失。挂一个号。9.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挂四轮大车。十多挂鞭炮。
肚:[dù]1.腹部:肚子。2.物体圆而突起像肚子的部分:腿肚子。[dǔ]用作食品的某些动物的胃:猪肚子。羊肚儿。
牵:1.拉着使行走或移动:牵引。牵着一头牛往地里走。2.牵涉:牵连。牵制。3.姓。
肠:1.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为小肠、大肠两部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2.心思;情怀:愁肠。衷肠。3.在肠衣里塞进肉、淀粉等制成的食品:香肠。鱼肠。腊肠。
“挂肚牵肠”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形容对人或事极度牵挂、放不下心的状态。比如:“孩子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父母在家挂肚牵肠,生怕他路上遇到麻烦。”这里既点出了父母的爱,也体现了担忧的情绪。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牵肠挂肚’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意思完全相同,只是词语顺序调换了。就像“千山万水”和“万水千山”一样,都属于成语中的灵活用法。比如同事突然生病住院,我们可以说:“听说他住院了,我这两天工作都心不在焉,真是挂肚牵肠。”
现代生活中,这种牵挂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比如年轻人给异地的恋人发消息:“今天你面试结果怎么样?我整个下午开会都在挂肚牵肠。”用传统成语表达现代情感,既保留了文化韵味,又让表达更生动。个人认为,这种跨越时空的语言魅力,正是汉语的独特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的挂肚牵肠可能带来心理负担。就像朋友劝解时说的:“你对孩子升学的事别太挂肚牵肠了,咱们做好该做的,剩下的顺其自然。”这里既包含关心,也传递了“适度”的智慧。生活中保持牵挂与放手的平衡,或许才是真正的相处之道。
观察发现,越是重要的人际关系,越容易产生挂肚牵肠的情感。比如老战友重逢时的感慨:“当年你在前线,我们留守的兄弟哪个不是挂肚牵肠?”这种情感沉淀多年后依然鲜活,恰恰印证了真挚情感的持久力量。
科技发展让即时沟通成为可能,但内心的牵挂从未消失。就像视频通话时说的:“别看我现在笑着,前几天你发烧的时候,我可是整宿挂肚牵肠。”温暖的话语提醒我们:再先进的技术,也替代不了人类情感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