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àn láo qǔ chóu
成语解释:按照劳动贡献的大小领取报酬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物质的分配也要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决无所谓绝对的平均。”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分配
繁体字形:按勞取詶
英文翻译:Pay for work
按:1.用手或手指头压:按脉。按图钉。2.止住;搁下:按兵不动。按下不提。3.抑制:按捺。按不住满腔悲愤。4.介词。依照:按劳分配。5.(编者、作者等)加按语:编者按。
劳:1.劳动:按劳分配。不劳而获。2.烦劳(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劳驾。劳您走一趟。3.劳苦;疲劳:任劳任怨。积劳成疾。4.功劳:勋劳。汗马之劳。5.慰劳:犒劳。劳军。6.姓。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酬:1.报酬:男女同工同酬。2.交际往来:应酬。3.用财物报答:酬谢。酬报。4.(愿望)实现:壮志未酬。
哎,说到“按劳取酬”这事儿啊,咱们老祖宗早就看明白了。你瞅瞅《韩非子》里那句“赏罚随是非,祸福随善恶”,说白了就是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嘛!就像我二舅开早餐店,凌晨三点起来和面炸油条,每月能比隔壁睡懒觉的王叔多挣两倍,这事儿搁谁都说不出毛病。
不过有人要问了:“那凭啥有人天天加班还是月光族?”嘿,这事儿得掰开看!好比种地讲究“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但要是赶上旱涝灾害呢?所以啊,按劳取酬得配合天时地利人和。就像去年我们公司搞项目分红,老张虽然出力多,但方案总跑偏,最后奖金反而比精准干活的小李少三成。
突然想起来个冷知识——宋朝就有“计件工资”了!《梦溪笔谈》记载工匠“日作五十箭者受上值”,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按劳取酬吗?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有些公司把KPI定得比珠峰还高,这就有点变味儿了。要我说啊,好制度得像揉面团,既不能太硬硌牙,也不能太软没嚼劲。
最近看报告说,实行绩效工资的企业员工效率平均提升23%,但离职率也涨了8%。这矛盾咋整?依我看呐,关键得把握个“度”字。就像我妈腌酸菜,盐放多了齁咸,放少了怕坏——按劳取酬既要体现差异,又要守住公平底线。隔壁科技公司去年搞的“阶梯式奖金池”就挺妙,基础任务保底,超额部分按贡献翻倍,听说员工满意度直接飙到89%!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甭管啥分配方式,能让老实人不吃亏、耍滑头混不开,那就是好机制。就像咱小区菜场那个卖豆腐的老刘头,二十年如一日凌晨磨豆子,现在都在三环买房了——您说,这不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好的注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