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ǐng ér zǒu xiǎn
成语解释: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挺而走險
英文翻译:go to great extremes
挺:1.硬而直:笔挺。挺立。挺然屹立(坚强地直立着)。2.伸直或凸出(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挺胸。挺着脖子。3.勉强支撑:他有病还硬挺着上班。4.特出;杰出:英挺。挺拔。5.很:这花挺香。他学习挺努力。心里挺不痛快的。6.用于机枪。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走: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走。走路。孩子会走了。马不走了。2.跑:奔走。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走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你这步棋走坏了。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走红。走热。5.离开;去:车刚走。我明天要走了。请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7.(亲友之间)来往:走娘家。走亲戚。他们两家走得很近。8.通过: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气。走风。说走了嘴。10.姓。
险:1.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险地。险峻。山高水险。这条盘山公路弯道多,很险。2.地势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天险。无险可守。3.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冒险。保险。脱险。险症。巡堤查险。4.狠毒:阴险。险诈。5.险些:险遭不幸。
“挺而走险”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小明创业资金链断裂,眼看项目要黄,他咬牙借了高利贷继续投入。朋友劝他:“你这是挺而走险啊!”结果半年后项目意外爆红,不仅还清债务还赚了第一桶金。这时候有人问:冒险一定没好结果吗?其实关键在于是否经过理性判断。
再比如疫情期间,老张的餐馆坚持不涨价反而推出平价套餐,同行都说他在“挺而走险”。可三个月后社区口碑爆棚,客流量反超周边店铺。这里藏着个有趣问题:为什么同样的冒险行为,有人成功有人翻车?观察发现,成功者往往提前准备了应急预案,就像老张早就联系好了平价供货渠道。
有个学生案例特别典型:小王考前通宵突击,室友说他“挺而走险”,结果考了高分。但下次他如法炮制却挂科了。这提醒我们:偶然的成功可能助长侥幸心理。就像玩俄罗斯轮盘赌,前五次安全不代表第六次没事,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何时该收手。
最近看纪录片,南极探险家阿蒙森在物资不足时选择猎杀海豹补充食物,当时被批评“挺而走险”,但这个决策最终保全了整个探险队。这让我想到:冒险本身没有绝对对错,就像炒菜的火候,关键看掌握分寸的能力。现代职场中,很多创新项目初期看起来都像在冒险,但背后往往有数据支撑。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直播行业里,突然转型知识付费的主播常被说成“挺而走险”,但转型成功的人往往早有内容积累。这就像高空走钢丝,外人只看见惊险瞬间,却忽略了表演者多年的平衡训练。所以下次看到别人冒险时,别急着下结论,多问一句:“他背后的安全网是什么?”
最后分享个观察: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爷,疫情时首创“扫码预约取餐”,邻居都说他老来疯。结果现在成了社区网红店。你看,所谓的“险”,有时候只是别人还没看懂的机遇。下次遇到需要冒险的情况,不妨先画个风险收益象限图,说不定就找到那条藏在荆棘丛中的花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