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ǐng ér zǒu xiǎn
成语解释: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为。铤:快跑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地。
成语出处:《左传 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鋌而走險
英文翻译:risk danger in desperation
铤:[tǐng]快走的样子:兽铤亡群(亡群:失群)。[dìng]古指铜铁矿石。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走: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走。走路。孩子会走了。马不走了。2.跑:奔走。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走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你这步棋走坏了。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走红。走热。5.离开;去:车刚走。我明天要走了。请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7.(亲友之间)来往:走娘家。走亲戚。他们两家走得很近。8.通过: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气。走风。说走了嘴。10.姓。
险:1.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险地。险峻。山高水险。这条盘山公路弯道多,很险。2.地势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天险。无险可守。3.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冒险。保险。脱险。险症。巡堤查险。4.狠毒:阴险。险诈。5.险些:险遭不幸。
“铤而走险”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小王连续三个月没发工资,眼看房贷要逾期,他偷偷用公司公章签了份假合同借钱。后来事情败露,不仅丢了工作,还要承担法律责任。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为,就是典型的铤而走险。
为什么人会选择铤而走险?去年有个做餐饮的朋友,在疫情反复时抵押房子进货小龙虾,结果遭遇物流瘫痪,十几吨货全烂在冷库里。他说:“当时觉得要么搏一把翻身,要么直接倒闭。”这种被逼到绝境时的孤注一掷,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生存焦虑。
铤而走险都是负面案例吗?2021年某科技公司用未经验证的技术抢注专利,结果被同行举报技术造假。这个例子提醒我们,走捷径的冒险往往得不偿失。真正的破局之道,应该是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创新。
我在创业时也遇到过类似抉择。当客户要求两周完成本该两个月的工作量,我选择如实告知风险并重新谈判工期,而不是硬着头皮接单。事实证明,坦诚沟通反而赢得了客户尊重。这让我意识到:铤而走险之外,其实存在更智慧的解决方案。
面对困境时,不妨多问自己:这个决定是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还是逃避问题的借口?就像登山者遇到断崖,明智的做法是寻找绕行路线,而不是闭眼往云雾里跳。毕竟,人生这场长途跋涉,重要的不是某个险关能不能闯过,而是整段旅程能不能平安抵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