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ān
  • fèn 忿
  • xiá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uān fèn qì xiá

成语解释:忿:怨恨。瑕:玉上的斑痕裂纹,比喻旧有的嫌隙。抛弃怨恨和嫌隙。指重归于好。

成语出处:宋·苏轼《拟侯公说项羽辞》:“孤亦愿自今之日与君王捐忿弃瑕,继平昔之欢。”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捐忿棄瑕

英文翻译:To give up one's anger

捐忿弃瑕的意思

捐:1.舍弃;抛弃:捐弃。捐生(舍弃生命)。捐躯。2.捐助:捐献。捐钱。募捐。3.税收的一种名称:车捐。上了一笔捐。

忿:1.同“”。2.见〖不忿〗、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瑕疵。白璧微瑕。纯洁无瑕。

成语评论

捐忿弃瑕”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和“化干戈为玉帛”类似,核心是放下矛盾、包容缺点。比如邻居家装修噪音扰民,你本想上门理论,但想到对方可能赶工期,最后选择笑着说“注意休息别太累”——这就是捐忿弃瑕的智慧。

为什么说这个品质在现代社会特别重要?想象办公室里有位同事总爱挑刺,开会时让你下不来台。与其针锋相对,不如主动找他喝咖啡:“你的建议其实挺有启发的,要不要一起优化方案?”这种主动破冰的行为,往往能让职场关系从对抗转向合作。

有个朋友曾和我分享她的婚姻保鲜秘诀:每当丈夫忘记纪念日,她就用“捐忿弃瑕”提醒自己——比起计较某个日子的疏忽,更珍惜二十年来的互相扶持。这种思维转换,让他们的感情始终保持着弹性空间。

如何培养这种心态?可以从“暂停三秒”开始练习。当快递员送错件让你火冒三丈时,先深呼吸三次,想想对方可能刚入行。试着说“辛苦你了,我们看看怎么解决”而不是抱怨指责。这种微小的改变,能让生活少些火药味。

我发现在家庭教育中,这个成语更有神奇效果。孩子考试失利时,与其批评“怎么又粗心”,不如说“这次错题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把瑕疵看作成长路标,亲子关系会变得更温暖积极。

当然,捐忿弃瑕不是无底线退让。就像公园里有人遛狗不牵绳,温和提醒无效后,该投诉还是要投诉。真正的包容智慧,在于区分可以释怀的小瑕疵和必须坚守的原则问题。

最近看到社区调解员老张的故事特别有启发。两家住户因为空调外机位置闹了半年,他带着卷尺现场测量,算出错位3厘米根本不影响生活。一句“咱们抬头不见低头见,多3厘米不如多3分情面”让双方笑着和解。你看,有时候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愿不愿意主动捐弃那“3厘米”的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