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ǔn jǐ lì wù
成语解释:损:贬损;物:自己以外的人。克制自己,利于别人
成语出处:《周书·孝义传序》:“则温枕扇席,无替于晨昏;损己利物,有助于名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大公无私
繁体字形:損己利物
英文翻译:Loss of self-interest
损:1.减少:损益。增损。损兵折将。2.损害:损人利己。有益无损。3.损坏:破损。完好无损。4.用尖刻的话挖苦人:损人。5.刻薄;恶毒:这人办事真损。他说的话够损的。
己: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物: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4.姓。
“损己利物”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拆开来看其实不难理解——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他人或公共事务。比如同事小王为了团队能按时完成项目,主动把升职机会让给更有经验的老张,自己默默承担额外工作,这就是典型的“损己利物”。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做真的值得吗?其实关键在于“主动选择”。小王并非被强迫让出机会,而是基于对团队长远发展的考量。这种选择背后往往藏着更深层的智慧:短期看似吃亏,长期却能赢得信任与协作机会。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楼下便利店老板老李,疫情期间坚持平价卖菜,自己每天多跑三个市场进货。邻居们劝他涨价,他却说:“这时候大家都不容易,能帮一点是一点。”这种看似“傻气”的举动,反而让他的店铺成了社区最有人情味的存在。
不过要注意,“损己利物”和盲目牺牲有本质区别。我曾见过一位朋友长期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同事顶班,结果累垮身体。真正的利他行为应当建立在自我能量充足的基础上,就像飞机安全指南里说的:先给自己戴好氧气面罩,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
观察身边那些活得通透的人,他们往往能在利己与利他之间找到平衡点。比如小区里的退休教师张阿姨,每周义务教孩子们书法,但会明确告知家长“每周二下午是我的喝茶时间”。这种有界限的善意,反而让她的付出更可持续。
说到底,损己利物的核心不是自我消耗,而是通过智慧的选择创造多赢局面。就像春雨滋润大地时,云朵并未消失,只是换种方式与万物共生。当我们学会用这样的视角看待付出,或许就能跳脱“牺牲者心态”,找到更从容的生活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