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ái yōu jiě nán
成语解释:排除忧愁,解除困难。
成语出处: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排除忧愁,解除困难
繁体字形:排憂解難
英文翻译:exclude the difficulty and anxiety
排:[pái]1.一个挨一个地按着次序摆:排队。排字。把椅子排成一行。2.排成的行列:他坐在后排。3.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连,下辖若干班。4.指排球运动:排坛。中国女排。5.用于成行列的东西:一排子弹。一排椅子。上下两排牙齿。6.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平排地连在一起做成。7.指扎(zā)成排的竹子或木头,便于放在水里运走。8.一种西式食品,用大而厚的肉片煎成:牛排。猪排。9.排演:彩排。这是一出新排的京剧。10.推;推开:排闼(tà)直入。排门而出。[pǎi]用楦子填紧或撑大新鞋的中空部分使合于某种形状:把这双鞋排一排。
忧:1.忧愁:忧闷。忧伤。2.使人忧愁的事:忧患。高枕无忧。3.担心;忧虑:杞人忧天。忧国忧民。4.指父母的丧事:丁忧。5.姓。
解:[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麻烦,但总有一些成语能精准描述「排忧解难」的场景。比如「雪中送炭」,字面意思是下雪天送炭火取暖,实际比喻在他人急需时给予帮助。举个例子:朋友创业失败急需资金周转,你毫不犹豫借钱帮他渡过难关,这就是典型的「雪中送炭」。这种行为为什么重要?因为困境中人的心理压力往往大于实际问题,及时支援不仅能解决现实困难,更能让人重拾信心。
有人可能会问:「如何用行动化解危机?」成语「化险为夷」给出了答案。去年邻居家孩子半夜发高烧,恰巧出租车全城停运,我立刻开车送他们去医院,路上孩子父母不断念叨「幸亏有你在」。这种将危险转为平安的经历,正是「化险为夷」的现实写照。有意思的是,帮助别人化解危机时,自己也会获得强烈的价值感——这种双向受益常被忽略。
再比如「柳暗花明」,常用来形容绝境中找到新出路。记得公司有个项目连续三个月没进展,团队几乎要放弃时,实习生提出改用短视频传播,结果点击量暴涨十倍。这个案例揭示:看似无解的难题,可能只需要换个视角。为什么人们容易困在思维定式里?或许因为压力会收缩我们的认知边界,而旁观者的新鲜思路就像推开一扇窗。
说到排忧解难,不得不提「对症下药」。曾见过家长逼着偏科的孩子狂补数学,结果越学越差。后来发现孩子真正擅长的是美术,转攻艺术设计后反而考进名校。这说明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准核心矛盾,就像中医把脉必须辨明病因。现实中很多人把「努力」等同于「正确」,其实比拼命更重要的是找到发力点。
有个现象值得思考: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通过社交平台求助。最近看到网友自发为山区小学筹集图书,三天内凑齐五千册,这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率远超传统模式。技术放大了善意传播的范围,但核心逻辑没变——排忧解难的底层动力,始终是人与人的联结。或许未来会出现更多创新形式,但那份「见不得别人受苦」的本能,才是支撑互助行为的永恒火花。